了清流党人外,还没人能坐稳左右都御史的位置。
“诸位爱卿,山东发来急报,中原叛军有东进之势,大家可有对策?”
永宁帝关心的问道。
新朝新气象。
朝堂上大换血之后,处理政务的效率高了很多。
首辅和次辅都不喜欢磨蹭,百官上行下效,连带着各级衙门的办事效率都被动提高。
最擅长推诿磨蹭的清流党,因为在政治斗争中失利,此时正夹着尾巴做人。
“陛下,山东刚刚遭遇兵祸,此时叛军东进,势必对当地的民生造成毁灭性打击。
为今之计,当速派一统兵大将,率领部队过去增援。
同时调动江南、湖广、陕西、山西之兵,进入中原地区平叛。”
兵部尚书罗文博率先给出了方案。
中规中矩,没有惊艳的地方,也挑不出来大毛病。
这种四平八稳的解决方案,一直都是文官们的最爱,唯一缺点就是花钱有些多。
临近省份全部动员起来,每天的军费开销,都是一笔巨款。
“罗尚书,你太高看叛军了。
调遣一支平叛大军,就能把他们消灭掉,何必劳师动众把周边各省都折腾一遍。
别的不说,只要大战爆发,参战省份就会以此为借口,截留地方财政收入。
朝廷的财政,本来就不宽裕,可经不起这么折腾。”
户部尚书吕凌风急忙反驳道。
当了家,才知道柴米油盐贵。
本以为财政收入大涨后,户部就会成为天下最大的肥缺。
现实非常打脸,朝廷财政收入增加的同时,开销也跟着水涨船高。
尤其是军费开销,更是增长迅速。
抛开积年累月的烂账不提,重新打造长城防线要钱,平叛同样要钱,战后重建还是需要经费。
偏偏这些大额开销,都是必须支出的项目。
想要挡住北虏,不让他们南下,长城防线就必须恢复。
修筑城防工事是其次,关键是要扩编募兵数量。
除了辽东五镇的编制,暂时不需要动外,其他地方都要扩军。
榆林、宁夏、固原、甘肃四镇,需要恢复满编,以应对西北的鬼方部落威胁。
蓟州、宣府、大同三镇,乃是北疆门户,北虏两次入侵都是从三地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