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监,以最快的速度,飞奔文武百官府邸。
原本摩拳擦掌的文武两派,也不得不偃旗息鼓,先筹备国丧。
负责传讯的驿卒们,更是跨上战马,飞奔向全国各地报丧。
收到消息之后,文武百官急忙换上丧服,以最快速度赶赴皇宫。
一应宴请活动,全部终止。
原本生意兴隆的青楼酒肆,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。
汉水侯府。
国丧的消息传来,距离太后去世,已经过去了一个月。
“夫君,安南是新复之地,下面的人多不知礼义。
太后驾崩,国丧期间,您恐怕要多看着点儿。”
景雅晴开口提醒道。
大虞朝礼仪森严,尤其是涉及到国丧,许多规矩都是铁律。
一旦触及,那就是对皇权的不敬。
不光当事人要倒霉,如果发生的多了,地方父母官也要受牵连。
当然,这些都是明面上的规矩,实际执行中并没有那么严格。
一般来说,不在京中搞事情就行了。
偏远地区,只要没人上告,衙门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
“夫人说的对,确实要约束一下。
尤其是前线的官兵,他们老是想着发起战争,国丧期间可不能让他们捅出篓子来。”
李牧点了点头说道。
作为勋贵,国丧期间必须做出表率。
哪怕山高皇帝远,也要做出服丧的样子来,让潜伏在侯府四周的锦衣卫探子看到。
至于暂停娱乐活动,那些都不是事。
在安南地界上,他自己就是老大,根本不需要宴请应酬。
如果有人顶风作案,他也不介意拿这些不长眼的,向永宁帝表忠心。
至于普通百姓,只要不在此期间举行婚礼即可。
其他的禁忌,他们就算想犯,也够不上资格。
礼仪约束的对象,从来都是高门大户。
按照大虞律规定,服丧等级也有三六九等,身份地位越高服丧时间越长。
京中文武服丧27天,禁屠宰49天,官员之家百日禁婚嫁,勋贵之间一年内禁婚嫁,百姓之家禁婚嫁一月。
如果在京中的话,他们夫妻还要亲自送丧。
远在数千里之外,这些葬礼流程省了,但服丧还是要有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