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光飞逝,一晃就进入永宁九年。
叛乱平息之后,从南直隶获得的移民数量大减。
好在李牧迅速调整政策,在一众沿海省份增设了移民点,及时补上了缺口。
移民过程,进行的格外顺利。
各地衙门都出了大力,武将那边是李牧打了招呼,文官则是自发行动。
看得出来,这个世界还是正常人多,损人不利己的变态只是极少数。
文武纷争再厉害,也不影响大家支持移民。
对地方官来说,流民就是安全隐患。
见识过叛军的破坏力,没人想经历第二次。
大移民政策,在一定程度上,缓解了大虞的社会矛盾。
或许是前面天灾折腾够了,永宁九年除了局部地区发生天灾外,整个大虞都风调雨顺。
局势一片欣欣向荣。
养心殿。
没有噩耗的日子,永宁帝都有些不习惯。
自他继位以来,就坏消息不断,大臣更换了一波又一波。
突然到了勋贵系掌权时,就一下子天下太平了,这让他非常没安全感。
在信奉天命论的时代,这种诡异变化,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。
没有大事发生,他这个皇帝也不好折腾。
毕竟,他是立志要做明君的人,不能没事找事瞎折腾。
“陛下,大事不好!”
“今天下朝之后,成国公和镇远侯在下朝路上遇刺。”
郑英逸慌乱的说道。
当朝首辅和次辅一起遇刺,这可是捅破天的大事。
收到消息之后,他一刻有不敢停留,立即进宫向皇帝汇报。
“两位阁老可曾受伤?”
永宁帝慌乱的说道。
上一次致仕首辅遇袭,就搞得他灰头土脸,差点被逼下罪己诏。
即便是过去了这么久,他还是心有余悸。
相比死去的万俊辉,景国良和李原的影响力,无疑要大的多。
这两位如果发生意外,闹事的就不是文官,而是遍布天下的武将。
等不到地方发力,京中的勋贵闹起来,就能朝堂掀翻。
上一次舞阳侯战死,内阁和六部一众大员,可是齐赴黄泉。
不光他们死了,就连身后的家族也遭到血腥报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