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便有所忌惮,辽东将门对他这位皇帝的圣旨,也经常阳奉阴违。
若是大虞其他将领,都跟着学样,他这皇帝就成空壳了。
想要制衡都难,武将想掀桌子,地方衙门根本拦不住。
要解决地方势力做大的问题,单纯削藩是不可取的,唯有加强中央政府的实力,才能让权力重新恢复平衡。
这些恰好就是景李二人正在进行的——整顿京营。
京营由十二团营+三大营组成,每个团营下辖两个镇,三大营没有固定编制。
在正常年月,京营在册总兵力约三十多万。
不过永宁帝继位后,大虞就开始流年不利,京营在两次北虏入侵中都损失惨重。
朝廷虽然补充了一部分人员,但京营的战斗力,却是大幅度下降。
如果不加强整顿,这就是规模庞大的样子货。
目前的进展,那是相当的不顺利。
一方面是既得利益的阻碍,另一方面则是京营人才匮乏。
前面的战败,让京营中许多优秀将领,都死在了战场上了。
勋贵子弟数量不少,可有军事才能的精英,数量却非常有限。
在大量精英进入地方任职后,已经无法向京营补充足够多的优秀军官。
提拔草根将领,又触及到了勋贵集团的核心利益。
勋贵们非常清楚,自家的富贵就是建立在,对京营的高度控制下。
一旦丧失了对京营的控制,没准哪天蹦出一个脑子不好使的皇帝,直接对他们下黑手。
打击别的势力集团,景李两人可以毫不留情,改革遇上自己人就棘手了。
不能砸自家人的锅,就算更换京营将领,也必须在勋贵系内部进行。
想从地方部队抽调,怎奈现在下面的部队,同样缺少中下层将领。
再加上眼下的重心是加强长城防线,有限的精英子弟,必须优先补充驻守北疆的几个镇。
南方各省的军队中,千户层次的将领中,已经很少能看到勋贵子弟的身影。
抽调人员最严重的两广六镇,除了总兵、副将是勋贵子弟外,连参将都中都出现了草根将领。
再抽调下去,不光影响部队战斗力,就连对部队的掌控力也会出现问题。
最直观表现就是权力失去制衡,军队中一家独大,容易形成藩镇割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