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难度不是一般的大。
皇权再怎么衰落,对中下层官兵的影响力,依旧是巨大的。
不是谁都有胆子,对皇帝的圣旨说不。
“次辅,事情都没有发生,谁又能保证一定出现最糟糕的局面呢!”
高景风开口回怼道。
当了这么久的应声虫,现在到了他们表现的时候。
同为内阁中的一员,在法理上他们的权柄,并没有小多少。
皇帝吹响了夺权的冲锋号角,他们自然要赶紧跟上。
“行了,你们的意思,我们知道了。
既然大家都下定了决心,那就下去准备吧!”
景国良当即打断道。
朝堂上的这些声音,他并不担心,真正令人揪心的是勋贵系内部。
有人的地方,就有利益纷争,勋贵系自然也不例外。
在从文官手中夺权的时候,勋贵集团是一个整体,但到了内部利益分配时,同样不乏纷争。
顶尖勋贵喝酒吃肉,各种利益拿到手软,中下层勋贵的收益则小了很多。
除非少数家中诞生将才的,从中分走了一碗肉,其余人都是跟着喝汤。
能力中上的水平的子弟,进入军中往往止步于中层。
既没有过人的能力,又没有过硬的后台,晋升主要是赶上了扩军的大势。
一些反应慢的勋贵,族中子弟入伍晚惨,错过了时代红利,军中连代表人物都找不到。
如果没有变故的话,这种格局将长期持续下去。
皇帝御驾亲征,对顶尖勋贵来说是风险,但对他们来说却是机会。
在皇帝面前立下一次战功,胜过以往立下十次战功。
反正甭管局势怎么变化,皇帝都离不开勋贵的支持。
打压一批勋贵下去,也必须扶持另一批起来,才能保障皇权的稳固。
只要在战场上脱颖而出,不愁仕途没有保障。
想要指责都不行,忠君爱国是政治正确,不能拿到台面上挑刺。
毕竟,顶尖勋贵在整个勋贵集团中占比非常低,数量最多的还是中下层勋贵。
或许其中的单个家族不起眼,但这个群体为勋贵系贡献了数量最多的中层、基层军官。
景李两家实力再怎么雄厚,也不可能站在这么多人对立面。
既然挡不住,那就索性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