么办?”
兵部尚书罗文博开口质问道。
大军遇到的困境,他是一清二楚,可屁股决定脑袋,身份决定立场。
最近这些年,随着勋贵系的崛起,都督府的权柄越来越重,让兵部的处境很是尴尬。
好不容易等到皇帝御驾亲征,都督府负责留守京师,兵部随行负责后勤调度,自然要好好表现一下。
主力部队不断移动,增加了后勤调度的难度。
可正是因为困难,才能体现出他们的能力。
大不了多征召一些民夫,路上多消耗一些钱粮物资。
反正负责筹措战略物资的是内阁,后方物资供应不上,又不需要他负责。
“大同城池坚固,岂是那么容易被攻破的。
大军一直被敌人牵着鼻子走,只会让我们处处被动。
敌人打敌人的,我们打我们的,才是最佳选择!”
李原脸色阴沉的回应道。
战场上被敌人牵着鼻子走,无疑是兵家大忌。
一路跟下去,生力军也会变成疲兵。
继续折腾下去,军心士气必定会受影响。
“李阁老,息怒。
罗尚书情绪激动了一点,但说的还是不无道理。
大同一线告急,求援信接二连三的发过来,我们总不能置之不理。
就算不全军过去支援,最少也要派出数万大军过去,帮忙固守城池。”
高景风跟着开口道。
大虞和北虏接壤的边界线,实在是太过漫长。
如果敌人愿意,完全可以从辽东,把战火一路燃烧到甘肃镇。
九边重镇都是防备草原民族入侵的,现在鞑靼人是草原霸主,他们的老巢在辽东,大虞的防线重点才放在辽东。
不过这不等于西北地区,就完全太平了。
那边同样有鬼方部落存在,只是受限于自然条件,实力相对弱小一些。
最近几年很少听说北虏在西北扣关,那是西北地区天灾人祸不断,没有什么好抢的。
调动的兵少,无法撕破防线。
出动的兵多,光水源就是一个大问题。
见朝中文武再次陷入争吵,永宁帝很是头大。
“够了!”
“你们见面就吵架,把朕置于何地!”
“传朕旨意,调动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