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争时期,军情传递都是六百里加急。
正常情况下,在撤离路上,他就该收到消息。
拖到现在,要么是中间发生变故,要么是有人故意封锁消息。
“陛下,消息早就送到了,只是您没看罢了。”
威远侯的话音落地,朝堂上的气氛,一下子变得微妙起来。
直接把矛头对准皇帝,这分明是想搞一波大的。
“混账!”
“朕”
不等永宁帝说完,一众勋贵纷纷出列,向着永宁帝行了一礼。
“陛下,此次御驾亲征失败,全乃您一意孤行。
为江山社稷计,臣等恳请陛下退位让贤!”
简单的两句话,一下子让朝堂炸开了锅。
战争失败需要有人负责,不过通常都是大臣给皇帝背黑锅。
这次的情况特殊,不等永宁帝甩锅,勋贵系就先发制人。
“为江山社稷计,臣等恳请陛下退位让贤!”
在百官陷入彷徨时,三位阁臣跟着迈出了队列。
本以为是义正言辞的驳斥勋贵系,谁也没有想到,他们居然也跟着叫嚣废帝。
脑袋灵光的官员已经意识到,文官高层和勋贵系达成了协议。
今天这场大朝会,就是大家为皇帝准备的“鸿门宴”。
见大佬们表明立场,文官们三三两两的加入队伍,一起恳请永宁帝退位。
看得出来,永宁帝是真不得人心。
正常情况下,在朝会上遇到这种场面,总会有几个忠臣出来阻拦。
可从大幕开始,到百官纷纷站队,都没人替皇帝叫屈。
转瞬的功夫过去,朝堂的官员,几乎都离开了自己的位置。
依旧留在原地的官员,只剩下一众清流官员。
并非他们有多忠心,主要是这场废帝行动,事先根本没人通知他们。
在朝堂上混的都知道,这种消息上的滞后,意味着远离权力中心。
不等清流大佬表态,额头上已经冒出了冷汗的清流官员,纷纷加入了请愿队伍中。
这种要命的时候,要么站队百官,要么支持皇帝,没有第三种可能。
“为江山社稷计,臣等恳请陛下退位让贤!”
眼见自己快要成了光杆,清流党的几位大佬,急忙站出来表明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