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氛酝酿到了这一步,各方都没有回旋的余地。
无论永宁帝说什么,百官都用“江山社稷计”怼他。
为了师出有名,文官们更是罗列了永宁帝多条罪状。
如果是凭空捏造,永宁帝还能辩驳,偏偏人家说的都是事实。
顶多进行了艺术加工,丑化了他的个人形象,本质上事情确实是他搞砸的。
先帝朝时期,大家还在喊“天元中兴”,尽管水份大了点儿,起码大虞处于一个相对繁华的时代。
除了武功是有所欠缺,经济和社会民生,总体保持了稳定。
到了永宁朝走向了另一个极端,“武功”是不缺了,经济民生却搞得一团糟。
在位期间,农民起义就没有断过。
其中很多乱子,明明可以轻松搞定,但是在皇帝的瞎指挥下,小乱子变成了大动乱。
尤其是这次御驾亲征,更是打出了史诗级大败,危急到了江山社稷。
至于大臣们的责任,自然是被一笔带过。
大家急着发起政变,本质上就是为了甩锅。
北疆战场输的太惨,朝中有资格背锅的景李二人,都病死在了军中,现在尸骨都没来得及入土。
景李两家的人没有死绝,亲朋故旧还有一大堆,想要甩锅也要问活着的人是否答应。
永宁帝急着召开朝会,实际上也是想快刀斩乱麻,提前给战败定性,把自己责任分摊给百官。
想法很不错,架不住朝中都是一帮老狐狸。
什么锅可以背,什么锅不能背,大家是一清二楚。
现在这种时候,主动出来承担责任,不光要赔上全家老小的性命,还要连累家族遗臭万年。
勋贵们不愿意背锅,文官们更不肯担责。
两帮人私底下一合计,最后发现让皇帝承担责任,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最合适。
参考以往的政变经验,通常这种废帝行动,都少不了杀戮。
不过现在情况特殊,朝廷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权臣。
朝中一众大佬,都只是各自小山头的领袖,远远达不到权倾朝野的地步。
没人愿意牵头,干弑君这种脏活儿。
在对待皇帝的问题上,大家都不愿意表态。
权衡利弊之后,大家决定让皇帝自己退位。
反正永宁帝人缘不好,朝野上下就没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