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妥!”
“向安南都护府输送移民,本官没有意见。
从海上运粮,却是大大的不妥!
海上天气多变,各种恶劣气候层出不穷,稍有不慎就是船毁人亡。
事关前线数十万大军的生计,粮草运输必须以稳妥为上。
万一在海上发生点儿变故,我们可没有能力,短时间内再筹集第二批粮草来。
与其冒险一搏,不如抓紧时间疏通运河河道。”
工部尚书乐向松果断否决道。
“百万漕工衣食所系”,在大虞朝的含金量不言而喻,废漕改海断然不许。
哪怕是特殊时期,那也不能开这个先例。
当初的税制改革,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说好的临时加征,结果战争结束后,尝到了甜头的朝廷根本舍不得放弃这笔财税,直接变成了正常征收。
有了前车之鉴,大家对“临时性应急”,已经不再买账。
一旦废漕改海,不光漕运产业链上的人利益受损,工部同样是大输家。
有了更廉价便捷的海运,朝廷投入运河航线的维护经费,势必会大幅度削减。
工程项目少了,工部官员的收益,自然也会缩水。
见有人带头,从漕运产业链上牟利的官员,纷纷站出来反对。
转瞬的功夫,反对者和支持者,围绕着废漕改海的议题吵作一团。
没有权臣的弊端,在此时暴露了出来。
朝堂分成两大阵营,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如果皇帝年长一点,还能让皇帝裁决,可此时新君才五岁。
估摸着连百官争吵的是啥,都搞不清楚。
草原联军大营。
“虞朝就是一群垃圾!”
“蠢货!”
抛出了谈判意向,迟迟不见虞朝给出回应,呼格吉勒忍不住破口大骂。
持续的战争,大虞受不了,他们同样受不了。
有了围歼右路军的损兵折将,意识到敌军不好对付,草原联军也没有之前的傲气。
看似在战场上占据主导权,到了在具体战役中,联军根本不敢把虞军逼急了。
别看现在大家是盟友,实际上一众草原部落之间,还是彼此视对方为最大威胁。
到了战场上,不光要小心虞军的反扑,还要防备自己人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