奴每次南下,无非为了掠夺生存物资,这一点他们深有理解。
也有人反驳赵尚书,说建奴都欺到家门口,若是都不敢打,此举与投降派何异?
可惜在事实面前,没有得到太坚定的认同。
王子腾看到宁康帝的眉头在赵尚书发言之后,明显的松缓,心里一叹,知道贾琏这第二次请战,大概也要无疾而终了。
他却没有多说什么。
他也带了半辈子兵,知道兵危战凶,没有任何人能够在战前就确定一场战争的胜败得失。
他赞同赵尚书维稳的方略。
见到大臣们大都理解了他的“良苦用心”,宁康帝也就不再犹豫,当即命人将贾琏给“轰”出宫去。
他现在不想见贾琏。
一来因为不用猜都知道贾琏觐见的目的,他不想被臣子上课。
二来上次贾琏请战就说霍昭不行,结果他“刚愎自用”,铁了心用霍昭。
结果果遭败局。
他是皇帝,也是人,这个时候不想看见贾琏也是情理之中。
第三,就和第一次拒绝贾琏的请战一样,他还不想启用贾琏,尤其是不想赋予其军事大权。
贾琏一脸阴沉的出了皇宫。
不过这副模样多半是故意做给人看的。
主战派请战不成,要是不恼怒,那就不是纯的主战派。
事实上,贾琏在进宫之前就有预料到见不到宁康帝的情况。
关于宁康帝的一些心理,他是能够把握的。
毕竟离宁康帝坦言夺他兵权才过去不到俩月。
不过嘛,有些事情虽然猜到结果,但还是必须要做的。
今天皇帝不见他,他就明天再来。
必须就要让皇帝,大臣,乃至天下人,知道他贾琏为国征战的决心!
于是将怀中准备亲自递给宁康帝的请战书,到通政司递交之后,贾琏就来到王家。
等到王子腾回府之后,与其了解了一番南书房内的情况,贾琏才打道回府。
到外书房,让胡元瑶回公主府询问一番,看昭阳公主何时得空,约她城外一会。
昭阳公主不是总抱怨他不主动,每次都等对方来找他。
贾琏也觉得这样确实不太对,显得他薄情寡义、恃宠而骄。
至于约见面为什么不在城内。
城内耳目众多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