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津津有味。
“郭叔叔,能聊聊您的过往吗?比如让您历历在目的商战事儿。”林浩然喝了一杯热茶之后,笑着问道。
郭晓涵虽然没有插嘴,可也一直为郭河年和林浩然泡茶斟茶。
“谈及让我记忆犹新的商战,十年前那场白糖贸易战不得不提,正是那一战,让我与内地建立了特殊的联系”郭河年兴致勃勃地向林浩然讲述着他过去的辉煌成就。
原来,上世纪60年代,郭河年将父亲留下的糖贸易生意发扬光大,成功摘取了“亚洲糖王”的桂冠。
而郭河年与内地的首次正面交锋,便是在那场白糖贸易战中。
当时,印尼黄仲涵家族的产业被政府接管,亚洲糖业一时群龙无首。内地外贸部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,以政府为后盾,大量向马来西亚输入食糖,意图长期占据这一市场。
一时间,满载白糖的货轮从华夏驶来,如潮水般涌入马来西亚市场。
这一突如其来的攻势让郭河年措手不及,他的白糖因价格劣势而被积压在仓库。
面对困境,郭河年迅速调整策略,从印度进口白糖,以更低的价格夺回市场份额。
最终,他成功击败了来自华夏的糖业竞争,巩固了自己糖王的地位,从此在亚洲糖业中独领风骚。
正是这场白糖贸易战,让华夏政府与郭河年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他瞅准时机,创办了马来西亚首家制糖厂,向政府租借大片土地种植甘蔗,并迅速构建起覆盖马来西亚全境的销售网络,形成了“原料—加工—销售”的“一体化经营”模式。
1970年,在世界糖价上涨前夕,他果断在国际市场大量收购白糖并投资白糖期货。
至此,他已控制了马来西亚80%的原糖市场,并在世界白糖市场中占据了10%的份额
林浩然听得津津有味,没想到,郭河年居然还有这样的过往。
果然,能当首富的人,都不简单啊!
是他,就做不到。
郭河年对林浩然分享这些,无疑是在向这位晚辈传授宝贵的商业经验,这类话题他通常只与亲近的人交流。
“对了,郭叔叔,您在菲律宾有投资吗?”林浩然好奇地问道。
“菲律宾?当然有,我在那边也有不少投资,主要通过郭氏产业国际公司运营,现在在马尼拉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气的企业了,目前由我的一个堂兄在负责管理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柠檬炒辣椒 作品《人在香江,缔造全球商业帝国》第211章 报仇,越早越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