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首先在香江开通移动电话业务的该是和记黄埔旗下的和记电讯。
当时,和记黄埔察觉有线电话业务发展艰难,而移动电话业务却是个难得的机遇,于是果断抓住时机,成立和记电讯,从移动电话业务切入,成功打破了香江电话公司在通讯领域的垄断。
那时,移动首批移动电话的公开售价普遍高昂,通常在2万至3万港元之间,而入网费也需约6000港元。
由于市场需求极为旺盛,产品供不应求,在黑市上,这大哥大的价格更是被炒至每台5万港元左右!
除此之外,每月还需缴纳150港币的基本服务费,每分钟通话费更是高达1港币,而且无论是拨打电话还是接听电话,均要收费。
可以说,无论是有线电话业务,还是无线电话业务,都是能带来长久暴利的稳定生意。
所以,尽管香江电话公司在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,但想要收回成本,其实并非难事。
“首批是限量发售吗?”林浩然思索片刻后,抬头发问。
“肯定要限量,受基塔技术和数量的限制,使用我们移动网络的人越多,信号就会越差,所以必须加以限制,经摩托罗拉工程师团队的估算,目前用户数量不宜超过三千人。
因此,我们决定首批用户就以三千为上限,不过,三千人也不算少了,我们担心要是价格定得太高,连这三千位客户都难以招揽到。
老板,您对定价有什么建议吗?”马世民询问道。
移动电话开启商用,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首开先河,没有任何可借鉴的范例,所以对于香江电话公司来说,定价着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。
“我的想法是,价格尽量往高了定,比如说,电话机一台定价五万港元,入网费一万港元,每月基本服务费500港元,每分钟通话费2港元。当然啦,价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,后续可以适当调整,但总体不应该定得太低!”林浩然思索片刻后,笑着说道。
“噢?老板,您给出的这个价格,比我们这段时间讨论的价格可高出不少啊,要是这么定价,岂不是会把很多潜在客户都挡在门外了?”马世民眉头微蹙,说道。
“拒之门外就对了,首批如果客户太多,对我们而言,并不是什么好事,我们的移动信号网络也应该支持不了如此多的客户使用,既然要打造高端、垄断性的通讯服务,那从一开始就得树立起高门槛,吸引那些真正有实力、有需求的顶级客户。”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柠檬炒辣椒 作品《人在香江,缔造全球商业帝国》第687章 拿富人当冤大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