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业不景气,他们想要通过房产变现难度加大,到时候,李加诚就算有三头六臂,也回天乏术了。”
林浩然眼中露出满意的眼神,他欣赏马世民这种步步紧逼、不留余地的风格。
虽然他知道,仅凭这几点,就想把李加诚打垮,无疑是痴人说梦,一位商界大佬,哪有那么容易就被轻易打垮?
李加诚纵横香江几十年,历经风浪,其韧性、人脉和应变能力绝非常人可比。
仅仅依靠零售业的价格战和舆论压力,或许能让他伤筋动骨,陷入极大的被动,但要说就此一蹶不振,甚至让林浩然能“收获”其核心资产,确实为时尚早,也低估了“李超人”的能量。
但是,林浩然却无须置地集团能够彻底打垮和记黄埔。
仅仅是加大李加诚的资金链紧张程度,再把和记黄埔的股价打下去,对林浩然而言,便足够了。
因为,他如今可是还在暗中觊觎着和记黄埔。
股价下跌,有利于银河证券公司以更快更低成本地去吸纳更多的和记黄埔股份。
而加大李加诚的资金链紧张程度,则是让对方在面临巨大现金流压力时,更容易做出一些“断臂求生”或者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决策。
当李加诚陷入资金链困境的时候,摆在李加诚面前只有两个选择,要么抛弃和记黄埔,要么抛弃长江实业。
而长江实业是李加诚的起家之本和家族事业的绝对核心,承载着他所有的声誉和根基。
相比之下,和记黄埔虽然庞大,却是他后来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“蛇吞象”得来的战利品,其控制力相对不如长江实业那般根深蒂固。
当真正的危机来临,必须做出舍弃时,李加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保住长江实业。
这是他的底线,也是他的命根子。
林浩然看准的正是这一点。
他不需要立刻摧毁李加诚的整个帝国,他只需要持续施加足够的压力,迫使李加诚在“长子”长江实业和“次子”和记黄埔之间做出痛苦的选择。
到了那个时候,手握大量现金、且早已对和记黄埔优质港口、地产和零售资产垂涎已久的林浩然,就可以从一个被动打压的对手,转变为一个“雪中送炭”的潜在“救星”或者“强势的收购者”。
原本,因为长江实业持有和记黄埔足足40%股份的原因,让他并没有对和记黄埔产生任何的收购念头。
可这几个月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柠檬炒辣椒 作品《人在香江,缔造全球商业帝国》第718章 打蛇打七寸,要么不做,要么做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