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战利品进行分发之后,众人便开始讨论如何处置俘虏。
之前,朱文奎的来信中,建议他们尽量对俘虏宽厚处理,以展示王者之师的气度。而且,一连串的交战中,他发现,这些军队里,作为骨干的,大多都是一些雇佣兵团体。
这些人,可能来自整个阿勒曼尼地区,甚至更广阔的地方,并非局限于领地以内。他们给领主作战,单纯就是为了钱财。其中一些混得好的,可能会以发财升官为目标,但绝大多数人,只是在老家混不下去,希望以此糊口而已。
因此,他们对于雇主,并没有多么强烈的忠诚心和责任感。雇佣兵说到底只是一种生意,而雇佣兵甚至都不能算是“生意人”,充其量不过是生意人店里的伙计,而且还是常年被拖欠工资的那种。指望他们去认真做事,实在是想多了
但是,在欧洲,这些人又非常重要。因为虽然有这么明显的缺点,但相比于征召的领民,雇佣兵至少能维持长期作战。虽然素质参差不齐,但一些佣兵还是有作战经验的。
而且,有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,就是征召兵其实反而更贵、更麻烦。
训练一支军队,是比战争本身更复杂的工作,并且是一项需要长期维持的任务。需要一系列不同功能的机构进行配合,才能运作下去。而在欧洲,这些功能几乎都不存在。
要进行训练,起码得知道自己手下有哪些人。然而,以欧洲的行政体系,想统计户籍、军籍之类的信息,都很难做到。至于谁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适合当兵、什么时候能对他们进行训练,大家更是两眼一抹黑。
遇到战时,传递命令、收拢士兵,也是个非常复杂的工作。很多地方连个像样的路都没有,还怎么运作。
另外,征召兵之所以显得便宜,是因为钱都花在平时了。为了保证这些人的战斗力,需要官府出面,日常给他们提供各种生活保障。立下功劳的人,要让地方官府配合命令,进行嘉奖;有伤亡的时候,还要落实各种照顾和抚恤的政策。
把这些都做到位,那么征召兵可以在数量和质量上,都可以轻易超过现在这种草台雇佣兵。然而这些事情中的没一个步骤,都十分庞杂,需要一个成熟的官僚系统才能运作。以他们现在的组织能力,是想学都学不来的。
结果就是,在欧洲,征召领民和封臣,不能维持太长时间,因为征召本身就会影响生产,造成更大的损失。所以,按照大部分地区的习惯,封臣的封建义务里,只包括一段并不长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正统大汗阿里不鸽 作品《自建帐以来:罗马汗国记》189章 战后叫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