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吴越一般,春秋战国的楚国也有铸剑之风,楚地之剑豪,多以侠义为事,“托身白刃里,杀人红尘中”,惯于江湖混战,由于其行动如电,出手轻捷迅猛,容易一击必杀,便于突袭,在战场上也能起到不小作用。西汉之时,名将李陵就曾率荆楚勇士、剑客奇才组成5000步卒,转战匈奴,迎敌数万,打得匈奴死伤枕藉,终因援兵不到,兵败投降,但五千荆楚男儿的英勇壮烈,却仍令人心向往之。
赵地边骑源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,因此一开始就以骑射之处见长。如今并州北部一带仍是民风彪悍,民有驰马射猎之风。宋威招募的这五十名赵边骑,均是百里挑一的好手,不仅箭法出众,刀功精强,更擅长持槊马上冲锋,乃是几乎没有短板的全能骑士。
戈甲从军久,风云识阵难。
五方阵成,一股悍锐的兵气顷刻冲天而起,搅动漫天风云。
这一干熊罴之士,横在草军进军路线的前方,令正奋勇冲杀的草莽男儿们,也为之所慑,不得不纷纷驻足。
他们不得不如此。
因为有冲锋在前的勇锐之士,将及五方阵时,顷刻如同被汪洋上的漩涡吸入一般,刹那吞没,而后在森森的钢铁丛林中化作鲜血淋漓的残肢断臂,竟无分毫反抗之力。
而整个过程中,五方阵都如同巍巍岱宗那般肃穆,除了武器挥动的声响,没有丝毫其余的声音,每个战士脸上也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,只如同冷酷的杀戮机器一般收割着生命。
当杀戮过后,那一片片墨黑色的盔甲间,只留下漫场碜人的死寂。
群雄踌躇不敢前,却是恼了一员好汉,暴喝道:“这厮阵有甚可怕的?待爷去踏上一踏!”
说话的人姓柴,名纳钧,邢州人士,是王仙芝军中马军悍将。
柴纳钧此人,生得面如重枣,性如烈火。
他最有名的地方,是喜欢蹲在寨墙根下边,给家里还没出生的孩子想名字。
不仅如此,他连孙子和重孙子的名字都想好了。据他说,孙子叫柴守礼,重孙子叫柴荣。
他甚至一直起到了第十代,似乎叫柴进。
身为草军有名骑将,柴纳钧是有名的胆大如斗,勇不可当。有袍泽冒进突出,死于五方阵中,旁人畏惧,柴纳钧却是越发激起杀心,只想冲将上去,杀个痛快,将那鸟阵踹个烂碎。
不待有人出言劝阻,柴纳钧便带着麾下一队骑士,自阵中鱼贯而出,似离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