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效三代之治,法前朝之盛,抑或另辟蹊径?”
他目光炯炯,直指核心。身后众老臣也屏息凝神,这是他们此行最关切之事。
苏渊神色平静,目光扫过殿内新旧面孔,缓缓开口,声音不高,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:
“王老及诸位先生拳拳之心,苏渊感念。新朝之立,非为复旧,实为开新。
旧制之弊,诸位皆亲历:君权独揽,易生昏聩;权臣当道,祸乱朝纲;地方割据,尾大不掉;胥吏贪腐,民不聊生。
大羽之亡,非天灾,实人祸,乃旧制积重难返之必然!”
此言一出,殿内旧臣们脸色微变。苏渊毫不客气地否定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!
苏渊示意侍从展开一幅巨大的卷轴,正是他精心绘制的新国体纲略核心架构图。
图上,“皇帝”位于顶端,但权力被清晰地分割、制衡。
“朕意已决,新朝将行——‘君主立宪’之制!”
“君主立宪?”王守拙眉头紧锁,咀嚼着这闻所未闻的词,“老臣愚钝,敢请主上详解!”
“其一,虚君实宪,分权制衡。”苏渊指向图中央的“国政院”,“皇帝为****,万民象征,掌最高军令权(宣战媾和权在国政院)、外交权及重大人事任免之最终裁决。
然,日常国政决策之权,尽归‘国政院’!国政院由各地推选之贤能(功勋、大儒、工商、地方代表)组成,分设民生、工律、商税、军机等数院,各司其职。重大国策,需多数院决议通过,再报皇帝用印。
皇帝对国政院决议,有审慎之‘最终否决权’,但非独断专行!”
“荒谬!”一位前御史大夫忍不住出声,满脸涨红,
“主上!此乃大逆不道!自古天子受命于天,口含天宪,乾纲独断!岂能与凡俗共议国是?此制置君父于何地?置祖宗法度于何地?!国政院?此乃架空君权,取乱之道!”
此言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守旧老臣的心声。
“取乱之道?”苏渊目光如电,直射那位御史,
“旧制天子乾纲独断,结果如何?赵吉昏聩,宠信宦官,朝政糜烂!赵铮猜忌,诛杀忠良,自毁长城!
此非取乱之道?
国政院集思广益,相互制衡,正是为了防范一人之昏聩,酿成举国之祸!皇帝之位得以稳固,国家机器得以高效运转,此乃长治久安之基!”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登临九霄 作品《寒门布衣,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》第560章:立国“华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