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工产能极大提升后,若无相应的民生工业吸纳其剩余产能,并反哺其基础,恐难长久。譬如,***炮的精密车床,稍加改动,便可生产纺织机械”
苏渊闻言,非但没有不悦,反而露出了赞许的笑容。
“说下去。”
“是。”徐光启受到鼓励,语气坚定了许多,“臣以为,可在发展军工之余,拨出部分款项,鼓励民间兴办纺织、印染、陶瓷、农具制造等工坊。
以朝廷订单为导向,引导他们使用新式机械,提升效率。同时,用这笔银子,大力修筑直道,甚至试验陛下曾提过的‘铁路’。
如此,货物其流,原料得入,成品得出,方能形成良性循环。百姓富足,国库税收方能源源不断,支持军工乃至更长远的计划。”
苏渊走到窗边,看着窗外紫禁城覆雪的琉璃瓦,沉默了片刻。
细雪无声,但他的脑海中仿佛已听到了机器轰鸣、车轮滚滚的喧嚣。
他转过身,目光扫过三位重臣。
“姜爱卿,军工之事,就按方才所议,放手去做,朕要看到世界上最精锐的军队。”
“李爱卿,户部统筹所有款项,既要保证供应,亦要做好审计,每一两银子都要用在刀刃上。”
“徐爱卿,”苏渊的目光最后落在年轻的工部侍郎身上,“你的眼光,已看到了十年之后。民生工业与基础建设,同样重要。朕拨给你二百万两,由你牵头,成立‘机器局’,专司新式机械的研发、改进与推广。
不仅要仿制,更要创新!朕要的,不是一个只会打仗的巨人,而是一个筋骨强健、血脉畅通的巨人。”
他走回案前,手指重重地点在那张蒸汽机的草图之上,墨迹仿佛因此而鲜活起来。
“军工是盾与矛,民生是血与肉。而这一切之上——”他的声音斩钉截铁,“是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,机器时代!让机器代替人力,让智慧创造奇迹。这笔银子,就是点燃这座洪炉的第一把猛火!”
暖阁内寂静无声,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。
三位大臣屏息凝神,他们仿佛能看到,眼前这位年轻的帝王,正用从敌国攫取的巨量白银作为燃料,亲手点燃一个即将席卷整个华夏大地的、震古烁今的工业烈焰。
窗外,雪依旧下着,覆盖着古老的宫殿,但一个新的、轰鸣的、钢铁的时代,正伴随着银两的碰撞声和图纸的翻动声,不可阻挡地破冰而来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登临九霄 作品《寒门布衣,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》第608章:工业革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