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的洪流中,显得苍白无力,甚至有些可笑。
苏渊站在皇宫的最高处,俯瞰着这座正在飞速变化的京城。
他能感受到,那股延续了千年的、森严冰冷的等级思想,正在如同春日的冰雪般快速消融。
一种崭新的、强调平等、奋斗和国族认同的思想,正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和学堂的铃声,注入这个古老国家的灵魂。
他知道,这并非终点,旧的观念还会有反复。但他更确信,思想的闸门一旦打开,就再也关不上了。
用不了多久,这种新思想就将如同燎原之火,彻底取代过去的陈旧观念,为华夏迈向工业时代,奠定最坚实的思想基础。
他的改革,终于触及了这个帝国最核心的灵魂。而他,依然是那个掌控着一切方向的开创者。
启元七年,秋。苏渊那石破天惊的“平等新政”已颁布数月,其带来的波澜,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,渗透到神京城(临渊城)乃至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。
神京城,西市。
曾经的“刘记布庄”招牌被取下,换上了崭新的“刘王氏纺织工坊”的匾额。
老板娘刘王氏,一个四十出头、精明强干的寡妇,正腰杆笔直地站在柜台后,拨弄着算盘,声音清晰地和伙计对账。
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,女人当家,尤其是经商,总会引来闲言碎语和莫名的刁难。
但如今,隔壁粮店的赵掌柜过来串门,开口便是:“刘东家,今儿个生意不错啊?”语气自然,带着平等的尊重。
刘王氏笑着回应:“托陛下的福,新政下来了,女人家也能正经立户做生意,没人再敢说三道四。这不,刚接了官办纺织厂的一笔订单,正忙着呢!”
赵掌柜感慨:“是啊,陛下这政策,真是说到咱老百姓心坎里了。我家那丫头,吵着非要去上新式学堂,她娘本来不同意,我说去!
陛下都让去,咱就去!学点本事,将来不像她娘似的,只会围着锅台转。”
类似的对话,发生在无数家庭。父亲开始送女儿去学堂,虽然仍有迟疑,但“陛下说男女都能读书”成了最有力的理由。
工厂招工处,出现了更多女性的身影,她们或许还有些胆怯,但眼神中充满了对自食其力的渴望。
街头巷尾,女子行走间似乎都多了几分底气,因为法律赋予了她们与男子同等的地位,陛下为她们撑腰。
京师大启女子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登临九霄 作品《寒门布衣,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》第612章:时代的过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