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闲这么说完,又笃定说:“杨教授,我不否认,我们互相都有一定的好感。且我们在高中的时候,又都去了一个高中。”
“不过,的确,我当时并不知道,骨肉瘤其实就是好发且高发于青少年时期!也并不知道,骨肉瘤的术后,生存率其实也相对有限。”
“我只知道,高一那年,她请假。一年后回,并未留级,继续读高二,只是成绩已经跟不上。”
“到了高三的上学期,我才知道,原来所谓的成绩和高考,于她而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。”
“当然,杨老教授,您也知道,人死如灯灭,什么葬礼等,与年轻人没有任何的瓜葛。”
“自从一次请假后,我便不知道她去了哪里,甚至也不知道她埋在了哪里,没有所谓的追悼会等等一切,甚至”
杨教授还真的是知道方闲的往事的。
“甚至可能连尸体都没回来,对吧?”
“这很正常,重症肿瘤的患者,在终末期,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用另外一种方式继续活下去。”杨老教授把器官捐献,换了一个更加文雅的词汇。
方闲点了点头,又继续说:“可其实什么也没发生的。”
“我选择医学,是因为我对医学有好感,且我叔叔也是医生,又是主任,我爸妈的意思也就是,至少我学医能有一口饭吃。”
“若能稍微混得好点,还能进一个不错的医院。且以我家里和叔叔家里的关系,到时候走一个后门并不难。”
“所以,我来学医,也不仅仅,更不单纯是为了那个同学的。”方闲假装大大方方地这么讲。
可杨老教授就说:“但不对,你自己在欺骗你自己。”
“其实从一开始,你的心理就有一道预设的门槛,你想做成一件事。”
“只是后来,随着视野变了,你才重新转变了视野,才觉得,学医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,你没有必要往你心里预设的那一条路走。”
“可你仍然在不顾一切地往前冲,你以为你是在为你给自己找的理由而奔波,其实你的一切行为,都是为你预设的锚点或者门槛而服务。”
“你还没走出来。”
“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,会漫无目的地疯狂拼。就好比你叔叔,他最开始学医的目的,就是为了他奶奶,也就是你太奶奶”
方闲帮忙解释了一句:“我爸和我叔不同奶奶。所以那个不是我太奶奶,不然的话,我爸不可能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