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次,过去收税制度过于刚性,朝廷将赋税重任颁布下来后,地方上往往只会层层压榨,百姓们除了被动接受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,动不动就让人倾家荡产,而眼下通过公局的形势来征税,也能让百姓与官府之间存在一个缓冲的阶段,从而避免出现一家破败的情况。.
众人也都纷纷赞颂起来,这件事放在历朝历代也都是妥妥的仁政,因此吹捧一番倒也实属正常。
赵源却在这个时候反而没像其他人那么乐观,他深知眼下的政策并非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,即便是后世的税收政策也在屡屡改动,还是说明一点,以定策无法应对万变,唯有以变待变,也就要求中枢需要将事情进一步细化下去,得从经验教训中不断完善。
........
京城。崇德殿。
“哼哼,王在法下,简直就是一个笑话.......”
道光皇帝面前正放着一版大公报,上面正好记录了宪法草案的公布情况,而对于这些东西,老皇帝充分表示了内心的不屑,他甚至认为赵源在瞎折腾。
像清廷皇帝都属于极端的马基雅维利式君主,平日里将百姓挂在嘴边,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仁善之道——但问题是这玩意只是嘴上念,谁要是当真了那才是个傻瓜,而眼下赵源似乎就在充当这样的傻瓜,他竟然真将这帮子草民当一回事!
有了这番想法后,道光甚至已经不再将赵源当成心腹大患,脸上流露出了几分淡淡的笑容。
至于正在开封相持的太平军,道光也没有真正放在眼里。
说到底,历朝历代以来四处裹挟的流寇少有能做大事的,即便其中有像黄巢、李自成这样的杰出领袖,但是流寇自身存在的问题就不会被世人所接纳,且与稳扎稳打的复汉军不同,洪秀全和杨秀清所组织的拜上帝教明显就不符合华夏传统,迟早也会遭遇到反噬。
念及至此,道光皇帝的心态甚至都平稳了几分,他都没有再去派人逼迫僧格林沁主动出兵迎战,而是在部分程度上接受了僧格林沁的提议,先跟太平军在开封相持着吧,以拖待变,太平军后勤压力只会比清军更大,不会更小!
不过除了这件事以外,还有一件事却让道光皇帝有些恼怒,那就是赛尚阿上了一道旨意,他认为当下既然选择守开封,将重兵聚集在黄河两岸,是一件非常有风险的事情,先不说这一仗的最终结果,万一太平军派一支军队冒险直接北上呢?到时候京城拿什么抵挡?一旦皇帝被围在了京城,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