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接连遭遇了几场大败之后,琦善终于认清了一个事实,那就是清军与复汉军之间战斗力过于悬殊,尤其是在当前情况下清军已经不具备兵力优势,或许最好的办法就是据重庆固守。
原文&来~自于塔读小~说app,&~更多.免费*好书请下载塔~读-小说app。
当然,江津之战的惨痛失利,也让琦善找好了替罪羊,他以高兴杰通敌为由,已经先将此人关押了起来。
除此之外,琦善派人连夜突围,前往成都府寻求帮助,希望成都将军裕诚能够顾全大局,率领大军来援,或许到时候内外夹击之下,还能消灭江津所在的复汉军。
做完了这些事情以后,琦善知道当下士气不稳,便派人拟就了一篇活捉方孟昭的檄文,将对方一通好骂,并要求在军中先传颂起来,以提振士气。
在大军的回程途中,琦善望着江面上的船只正在激流中艰难地蜿蜒前行,远处稀疏的灯笼在暗影中飘摇前行,只听得纤夫的号子声此起彼伏,这一幕原本寻常,可是望着远方艰险的水流,他却起了几分联想,当今的大清何尝不是在一条弯弯曲曲的险流上前行,也不知多少人死在了王事之上.......
“阿玛,夜里冷,还是多穿一点吧。”
长子恭钊慢慢走上前来,给琦善的身上披上了一件厚重的大氅,他低声道:“阿玛,咱们这一次回重庆,岂不是只能固守了?”
琦善轻轻叹了一口气,喃喃道:“这一回前途未卜,可是为了大清朝,阿玛不能不回,朝廷衮衮诸公,有几个知道阿玛的良苦用心?”
“阿玛......”
恭钊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担忧之色。
琦善在朝堂和民间的名声并不好,只因为鸦片战争中此人一直作为‘主和派’乃至于‘投降派’的身份展露在世人面前,最终导致他‘身败名裂’。
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动。
但实际上,琦善是目前大清朝堂上为数不多几个有能力的满臣。
就说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,大部分官员为了自己的前途以及名声,一直都在谎报战绩并且一味主战,唯独琦善对英国人的情况有足够清晰的认知,一直表示英国人‘船坚炮利’,而水师状况不佳,于实战无用,一旦开战后果不堪设想,因此朝廷不可轻易开战。
最终结果则是凡是主战的都成了‘英雄’,真正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