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续的起洋名,编历史,讲故事,这些小步骤孙志伟都写在报告里了。
不说照抄,参考一下大家也都知道该怎么做了。
于是,在1977年上半年,有几十种古方酒,悄然在港岛、澳岛等多地上市,然后悄悄的进入了欧美市场。
这些新品牌白酒各自都有各自的优势,有的口感好喝,有的香味好闻,还有的颜色好看,有的兼而有之。
总之,它们总能在西方人群中找到喜欢它们的客户群体。
因为低廉的价格,这些酒水很快就遍布西方各国,并在低端酒品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。
与此同时,源源不断的外汇收入从各个渠道流入国内,让当年的外汇收入翻了数倍。
国内对孙志伟的白酒计划是怎么处理的,他并不知情。
3月初,孙志伟在春季播种前抽空去了一趟马里兰州的农场。
在老兰开斯特眼中的小农场也有2万英亩的土地,农场工人却只有十几个,主要依靠农业机械进行大规模种植。
从70年代起,m利坚开始在全球粮食上进行布局,每年都要花费几百亿美元扶持农产品出口。
特别是这几年,毛熊家连年灾害粮食短缺,现在每年都要从m国进口大批的粮食。
m国趁机给粮食涨价,又压低石油的价格,两头收割,挣了个盆满钵满。
所以现在在m国,农场十分好做。
孙志伟在农场看了一圈,他发现现在这批人农场的工人都还不错,农场的负责人也是个老实人。
这就很好了,毕竟现在的农产品是由大粮商统一收购的,价格还不低,又有农业部补贴。
农场只需要负责种植,并不需要管销售的问题。
当然了,孙志伟新接管了农场,该放的福利还是要放。
以前工人们在农业生产季节才来农场工作,农闲时间都是赋闲在家,只有懂机械维修的几个人才常年呆在农场里。
孙志伟准备改变这个情况,他要把农业工人绑定在农场里。
于是,他采取了几条措施。
第一条,在农场里建立了一个迷你小镇,给每个农场工人分配一套房子。
只要他们还在农场工作,他们就可以免费住在房子里,水电全免。
以前,农场工人们都是生活在附近的镇子上的。
要知道在m国,住房支出在一个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菲力亲王 作品《50年代:从一枚储物戒开始》第337章 稳定农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