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将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后人之上。
其实到了现在,顾易甚至都觉着李世民同样也是顾煜所托付的人之一。
如若不然——
以顾煜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在巨鹿,以及后来前来长安之后,和李世民说那么多的话的。
李世民现在所做的,何尝又不是顾煜所设想的呢?
生不逢时,是顾煜此生最大的悲哀。
但能在晚年遇到李世民这样的帝王,以及那一个个能承继他心愿的后人,同样也是顾煜的幸运。
至少,还有人能帮他做完一切。
对于顾煜身体的状况,李世民同样也十分的在乎。
可这又能如何?
顾煜身体不断虚弱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病痛,只是因为他的年龄大了,就连顾易对此也是无可奈何。
人皆有力竭之时,顾煜此生为家族默默付出的一切早已耗尽了他太多的心血。
李世民在得知这一切之后,沉默了良久。
而自此之后——
他更加的珍惜时间了。
就在十月;
李世民决议设御史台监督百官,其中又分设台院、殿院、察院,同时派监察御史巡查地方,彻底敲响了对对于大唐吏治的整合。
此事之重,远超以往。
对于朝中的百官们而言,李世民的这个举动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威胁到了他们应有的利益。
而反对的浪潮同样也是远非以往可比。
甚至到了最后。
此事都已经闹到了李渊那里去,希望李渊能劝住李世民。
但李世民的态度却仍是丝毫不变。
于朝中面对百官时,当众扬言,声音铿锵:“吏治不清,百姓不宁!”
“朕就是要看着吏治肃清如镜,州县无尘!”
他将此事交给了顾氏子弟。
不仅仅是因为信任,同样也是知道这是顾氏最为擅长之事。
自昔年的顾康之时而起。
顾氏历代掌权之人对于吏治的在乎便远超旁人,尤其是在顾熙之后更是形成了一个惯例。
除此之外,他更是正式废除掉了武德年间针对商人的“五均六管”政策,刺激民间贸易,并令人铸造“开元通宝”,决议渐渐取缔旧钱。
正式掀起了贞观年间的改革。
——四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鱼羽渔钰 作品《操控祖宗,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》第22章 李世民登基,顾煜薨(求月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