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谏议大夫、参知政事,这才正式跨入了执政的行列。
元丰四年,章惇又被贬至蔡州,元丰五年再被召回,再任执政之位。
元丰八年,神宗皇帝驾崩,年仅九岁的赵煦继位,太皇太后高氏摄政,元祐更化,章惇又被贬至汝州、岭南等地。
直至赵煦亲政,绍圣绍述,作为神宗朝主持变法的重要人物、元祐党人的强硬对手的章惇被起为左正议大夫、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,是为首相。
章惇的一生可谓是跌跌宕宕、潮起潮落、大起大落,可谓是惊心动魄、九死一生,如此
来之不易的相位,章惇怎能轻易舍去?
而章惇居相位达六年之久,离不开宋帝赵煦的宠信,此时赵煦病危,命在旦夕,如此朝廷局势必将会发生遽变,章惇的相位此时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。
章惇若想继续高居相位,必要立下定策之功,以得到新君的宠信。
目前的局势就是,赵煦若薨,皇位必将会落到神宗九子申王赵佖、十一子端王赵佶与十三子简王赵似三人之中的一人身上。
章惇是力主年龄最长的申王赵佖继承皇位的,再次一步的选择就是简王赵似,无论如何端王赵佶是不能继承大统,原因就是端王背后的太后向氏的观念与已故太皇太后高氏几乎一致,是反对变法的,且极同情元祐之人,如此,若赵佶继位,那么有很大可能将会使元丰之人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,章惇等人也许就将悉数被逐出朝堂之外。
可目前朝廷宰执之中只章惇支持赵佖,蔡卞虽对自己唯唯诺诺的,但其却是阳奉阴违,同时蔡卞居副相时间已久,窥相位也是太久了,恨不得立即将章惇赶走,自己好取而代之。
而曾布更不用说了,与章惇简直是死对头,此时也不可能站在章惇一边。
其他执政就是墙头草,看到哪方势弱,必将会是群起而攻之、落井下石。
“章公,你年事已高,不如回府歇息?”蔡卞见章惇脸色忽红忽白,神情极为焦躁,于是对章惇说道:“待有消息,下官立即知会章公便是。”
此时朝堂局势是云谲波诡的,谁也不知道最后结果到底是怎样的,三位郡王谁都有可能继承皇位,章惇是支持赵佖的,对此,蔡卞是心知肚明的,若赵佖真的登上皇位,那么章惇也必将会继续高居相位,那么此时蔡卞依附章惇,就给自己留了条后路,方能保住自己的副相之位。
因此目前蔡卞至少在表面之上是真的关心章惇的。
“老夫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