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己,而今有耕牛,竟是他们这些士卒,最先用,还无需被强行派遣。但这种感觉真的是极好。
随着这名弓箭手离开,李孝忠则蹲下看着曲辕犁,在犁头上有着一个以熟铁所制的犁刀。而这个犁刀本是南宋时期才有,不过有了刘然的影响,他绘画之后,很快湟州的铁匠就制好了犁刀,运送到了青山寨,也正是有这犁刀,如今犁田才会那么快。
想到这里,李孝忠摸了摸犁刀,而后笑着将曲轩犁扛在肩上,拉着牛朝粮田而去。
青山寨田亩另一处。
此地正是刘然的田亩。
一头驮着曲辕犁的耕牛在前方拉着,后方则是挽着裤腿的刘然,他一手握着曲辕犁,一手拿着鞭子,若是耕牛停歇,他便要抽打手中的鞭子,耕牛才会继续前行,不过这头耕牛很是听话,吃了刘然以紫花苜蓿还有其余的草料拌着的午餐后,就一直勤勤恳恳的拉犁,也不用刘然抽打。
有着犁刀后,开垦变得极快,一个半时辰,就能开垦出一亩地,而且有犁刀,对耕牛也不用那么辛苦。
在以往,一亩田一头牛需三个时辰才能开垦完毕,以弓箭手的性情,也不会体恤耕牛的辛苦,只会一味的抽打,最终的结果,就是开垦几百亩后,耕牛便会力竭而死。
这也是为何北宋弓箭手提举司分发耕牛,却没有几头牛能存活的久,每年朝廷在这上面的花销极大,然而弓箭手的职业,就代表他们都不仅仅只能当个农夫,无法精细的耕种,只能粗种粗收,所以这些大力的投资,在弓箭手身上并无太大的回报,朝廷想以弓箭手解决边境缺粮食的想法,从始至终就不可能开花结果,所谓耕种都是建立在稳定的环境上。
如果耕种都难以度日的弓箭手,面对可怕的战争,何来觉悟镇守边疆,唯有逃亡一个路子,所以某些时候,朝廷和弓箭手皆是双输的角色,唯有西军中暴戾的将领,才是实质性的受益者,这也是北宋开拓数千里的地盘,却难以真正从中获利,反而因时不时的战争,还要大出血。等到真正可以从中获取利益,北宋却灭亡了。
而今,有了犁刀之后,耕牛的日子也好过了一点,从三月份至现在,湟州派发的三十头耕牛,只有三头死了。
并且,刘然等人也只开垦五十亩粮田,也令牛不用那般辛苦。
望着开荒的耕牛,刘然的思绪并不在此,他思索着如何令紫花苜蓿,有着更好的用处。
众所周知,紫花苜蓿是牧草之王,不仅仅牲口可以吃,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