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都司的苏察哈礼,以及他所处之位是何等险要。其军若出,可直插我草原腹地,威胁远胜正面之敌。”
"那年庆国内乱,我部与鞑靼一同南下,结果苏察哈礼直扑鞑靼王庭,使其急于回援。反倒让我们得以整合草原。"
"但今时不同往日!若我们拒撤兵,苏察阿礼必会直取我部后方王庭。届时前有坚城未克,后有精骑来袭,腹背受敌,危在旦夕!"、
乌力罕闻言,瞳孔骤然收缩,而后慢慢变得清澈!
阿尔斯楞见状,语气稍缓,旋即露出一丝思索的神情:
“不过......从方才那位沈使者的表现来看,他虽有恃无恐,却似乎并无意主动寻死以制造开战借口。这或许表明,庆帝此刻的主要意图仍是威慑和调停,未必真想立刻重启一场大战。但是......”
“但是......”乌力罕的声音突然响起,接过了阿尔斯楞未竟的话,“但是绝不意味着他们会放任我们壮大。”
阿尔斯楞见状立即收声,微微垂首,做出聆听的姿态。这位睿智的军师很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将舞台让给自己的大汗。
乌力罕起身走到帐中,一束阳光从帐顶通风口直射而下,照亮他棱角分明的脸庞。
他仰面迎着天光,望着那些尘埃在光柱中无声飞舞:
“你说得对。中原王朝遏制草原,是刻在骨子里的。”目光穿透帐顶,带着冷冽的嘲讽,“特别是对我们这些......在他们眼中的‘前朝余孽’。”
乌力罕的手指摩挲着手中的圣旨,阳光将他的面容分割成明暗两半:“他们宁愿看到分裂的草原,也绝不容许强大的蒙古。西辽就是红线。越线之日,便是兵锋相见之时。”
阿尔斯楞见大汗已然道破天机,便知无需再多言。他缓缓闭上双眼,如同老僧入定般沉默下来,将所有未尽之语都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。
帐内重归寂静,唯闻帐外风声呜咽。
乌力罕独立于光柱之中,凝视着手中那卷沉甸甸的诏书,万千思绪最终化作一声悠长而复杂的叹息。
接着,他忽然开口,像是在问阿尔斯楞,又像是在问那帐顶透下的天光:
“阿尔斯楞,你说......这长生天是不是在跟我们开玩笑?”
“我乌力罕,十六岁上马提刀,用了整整二十年,流了不知多少血,折了不知多少兄弟,才勉强把草原上这些散沙一样的部落拢到一块儿....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邋邋遢遢的星星 作品《红楼:金戈铁马横扫八方》第724章 一纸诏书断宏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