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不像的前车之鉴,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产物。
部队要发展,国防要建设,学院这一群军事学大佬负责开辟新道路,这都没毛病。
问题在于,步子不宜太大啊,直接挑个实验单位就想成功,哪有那么简单的事。
“你的意思是实验行不通?”
这次不是副院长询问,而是最初在教室里,坐陈默对面,年龄最大的那个老头再问。
“首长,不是实验行不通。”陈默摇摇头:“是思路错了。”
“不管信息化,机械化,还是以前的半机械化,骡马化,不管哪种编制体系,其根本原因,跟什么装备没关系,跟哪个单位也没关系。”
“甚至跟体系都没关系,去完成这一切的都是士兵。”
“兵源才是一切的基础,想要大规模的实验,被选中的单位就必须明白,他们未来要走在前列,踏入浪潮。”
“从思想上接受实验,就比如建立单独的士官学院,或者建立单独的基地,为新型作战理念打下基础。”
“这么做的目的,不是单纯的规划士兵职业,更是为信息化作战打基础,带兵的人都清楚一个道理,兵源才是一切的根本啊。”
“如果都接受过信息化培训,哪怕短短几个月,效果都比直接挑单位,做试点要强得多。”
“只要培训到位,随时可以从基地,或者新建的士官学院拉出一批人才,成立信息化部队。”
陈默说完,再次起身,“啪”的一声立正,敬礼!
可他这番话。
却惊得对面几个老头目瞪口呆。
张津南叼在嘴里的香烟,掉到迷彩军服,崩起火星,烫的像猴子似的手忙脚乱。
士官学院定向培训的理念,在1999年还相当新鲜呢。
可不得不说,陈默提议,确实拨动了几个老头的心弦。
更重要的是,陈默这个新学员的超前理念,才是震惊几个老头的根本原因。
要知道,这时候珠日和训练基地,也才在前年才被扩编为全军规模最大,科技含量最高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。
目前也才刚刚起步。
这种扩编的思维,跟面前新学员提议的建立士官学院,或者建立单独的培训基地,思路如出一辙。
珠日和地处偏僻,加上刚刚才真正投入大规模建设,他们相信面前的年轻人,绝对没有听过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砺军 作品《军途: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》第一百五十四章 实验提议,规划士官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