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便空降一个人,就能把新颖的作战方式贯彻进去的。
目前针对这个士官学院的建立,整个学院能说得上话的人,基本分为两派。
其中一派就是跟曹红义一样,认为小题大做,整出的动静太大了。
另外一派,是以张津南副院长为主,认为陈默的提议,非常值得推敲。
毕竟,学院最重视人才。
那什么是人才?
一个人超前一步就是天才,超前两步就是战略专家,超前三步说是妖孽都不过分。
可经过背调,审查之后,陈默作为一个列兵,能提出跟论信息化作战机密文件中,相同的观点,甚至还能做出最合理的实验解决方案。
这就不是一句人才,能够诠释的。
目前,除了陈默在审查录像中,表现的太过平静,这一点不大对劲之外。
其他的方面,要说陈默这个新学员是一名天才,还真没人能说什么。
可话又说回来,天才归天才,也并非任何提议,都能通过啊。
听着自己的老师又是第一个蹦出来反对,张津南苦笑一声,挺直腰板道:“老师,话也不能这么说。”
“我倒觉得陈默同志的提议,很有道理,京都军部将这个实验的任务,交给我们,在整个京都军区我们抽选了四个单位,实验了四次,次次的结果都是叫停。”
“那为什么这次就不能改变一下呢?”
“改变什么?”曹红义瞪着双眸,道:“我还是那句话,实验是实验,培养是培养,眼下没到那个阶段,只能小范围进行。”
“建学院,我第一个反对。”
类似的会议提案,并非是第一次陷入僵持了。
陆院有很多立项课题要研究,要关注,因为建校的事,不可能次次都提。
如果这次还不能通过,那就只能暂时搁浅,把精力放在今年入校的新学员身上。
索性最后一次了。
陆院政委何金平眼瞅着整个会议室氛围,陷入焦灼,他整理了下军装,笑呵呵道:“这样吧。”
“关于建校的话题,咱们暂时不谈,既然思路是陈默同志提议,不妨让他过来说说看。”
说着,何金平对着张津南使了个眼色,示意他去叫人。
对此,张副院长也没办法,只得点点头起身。
他当初给陈默一周的时间,整理有关建校的资料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砺军 作品《军途: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》第一百五十六章 没事,我去降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