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米,两边各垂下两根婴儿手臂粗细的绳子,要不怎么说侦察兵牛逼呢。
不管是戴黄标的学员还是戴红标的老兵,动作都格外迅速,就跟凌空飞跃一般,眨眼的功夫就跳下高墙。
千米障碍,这些障碍物都是一个挨着一个。
高墙下来连着两排蚂蚁洞,一排三个,每个深两米,里面已经被灌满了水。
所谓的蚂蚁洞,也就是直径八十公分的圆形壕沟,陈默在过来军体训练场时,看到有人往蚂蚁洞内喷水。
当时,学院还有很多人议论,说这是给训练增加难度,其实压根不是这回事。
陆院千米障碍建立的太早,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。
七八十年代的时候,这个科目,老侦察兵有一大半人,都能顺利通过。
可九十年代初,伴随着机械化越来越普遍,老兵的体能已经出现大幅度下滑,到现在九十年代末,早就比不了十几年前的老兵。
陆院的千米障碍,经过数次修缮,已经降低了不少难度,蚂蚁洞加水,实际上是为了增加浮力,降低攀爬难度。
否则,连续三个蚂蚁洞跳完,一部分老兵就要倒在这一步了。
接下来,三十米铁桩网,“人”型巨梯,高低木,连环洞越障,也就是前面架一个低矮的横梁,必须钻过去,而后立刻起身翻越1.5米高的矮墙。
一个横梁一个矮墙算一组,一共有三组。
这也得亏是侦察兵,要是普通人进行到这一步,光是低头起身,低头起身,连续搞几下怕是都要眼前一黑,直接撂倒了。
实际上,第一组的两个老兵,进行到这一步,速度已经放缓。
轮到下一项绳网,由粗麻绳编成类似低桩网的样子,只不过这一项不用匍匐,只需要跳着越过一根根绳子就行。
陈默站在远处,他是眼睁睁看着,戴红袖标的老兵,起跳的时候可能是体能消耗太大,脚尖勾到绳子,径直被绊倒在绳网上。
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没能站起来,中途退场。
而跟他一组的黄标老兵,也只是多坚持一个科目,上了独木桥,没掌握好平衡直接摔了下来。
第一组,两人都没跑完全程的二分之一,就被团灭了。
面对这种情况。
陈默张了张嘴,好半天都没缓过神。
他想到了千米障碍很难,要不然,也不会这么出名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砺军 作品《军途: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》第一百六十三章 难不成,这小子还是文武双才?(二合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