洽谈,陈默同志的提议是能够行得通,但暂时无人机型号还没有装备相应的功能。”
闻言,陈默心情谈不上失落,更谈不上高兴。
就是不清楚,集合陆院,陆指,西北工业三所学院所有软件工程师,能不能在短期内,有研究方向的情况下,突破这个技术关隘。
要是能突破,这场演习就好打多了。
装载干扰系统并不难,但眼下的电子系统,能源系统都必须具备升级条件。
否则的话,说再多也没用。
无人机干扰的事情暂时揭过。
会议室正前方,七八平方米的大屏幕被打开,这玩意目前没办法投影作战的画面,而是一个信息命令收集平台。
屏幕分成两大块区域,分别记录随行参谋团和各连下达的指挥命令。
现在的会议室,就相当于演习的导演部。
罗耀武,张津南,包括还留在这里的军区作训部,参谋部,后勤部成员,将根据机动命令,计算整个联合营各连的机动能力,防御能力,战斗组织能力,还有协同效率以及命令结果,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估。
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。
最先发射的手摇式无人机,已经开始返航。
这玩意用来跟随车队提供可视化,纯纯就是鸡肋,飞行距离太短,十几公里就是极限。
在远处转一圈就要操控返航,否则电量用光,在半路上,这些装备就会自行解体。
毫不夸张的说。
为了收回十几架手摇无人机,基地内愣是出动五六十人跑出去,漫山遍野的找零件。
这些人,一部分是执勤的战士,一部分是还没撤完的工程兵,在这凑热闹跟着帮忙。
把信息命令收集平台调试好之后。
罗耀武安排中午饭,送到会议室内解决。
下午一点。
联合营机动到远离基地六十公里的位置。
由军区调动的陆航大队出动,开始针对地面装甲部队进行航拍,配合地面拍摄人员,画面终于传回基地。
开始进行综合实况直播。
这是一早就定好的事情,毕竟,基地只有四架206车载式无人机,联合营统一机动的话还够用。
一旦分开,四架可监督不了这么多连队的行动细节。
下午两点。
孝城高炮旅旅长冯红兵,带着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砺军 作品《军途: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》第二百零四章 参观首次预案机动,西北来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