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续的大会,包括京都军区的人,也要陆陆续续撤离。
剩下的大会内容,就是金城军区自家人,好好讨论谁输谁赢的细节了。
这种级别的大会,陈默肯定是不需要参与。
8月21号下午四点钟。
陈默正在宿舍内收拾自己的东西,准备乘车跟着秦参谋长他们一起,返回晋阳。
旁边裴帅军,也就是陆院战略战役学主任罗耀武跟前的助理员,在太山基地时,跟陈默一个宿舍。
老裴叉着腰站在陈默跟前,一会抬手挠挠头,一会原地转几圈,口中啧啧称奇。
“牛逼啊,秀才,你是真牛逼。”
“特么的,我三个月前第一次见你,你还是红板学员衔吧?”
“怎么就这次见你,变成少校了?”
“我毕业三年了啊,足足三年都赶不上你三个月的变化,妈的,你让我去找谁说理去。”
“军衔升得快,任务也重啊,上面的首长要规划,要不你帮我写?”陈默笑呵呵的回应。
原本只是一句打趣的话,却让裴帅军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般:“得,就当我没说。”
“我还是跟着主任比较好,旱涝保收,按照资历,我再等三年也能挂上少校,咱不跟你比。”
年轻一代的军官中,除了陈默,恐怕没有人比裴帅军更清楚,上面针对信息化这个新体系,究竟投入了多少心血。
示范营的出现,仅仅是体系的开端而已,但就算是这样,一个新营的组建,也要比原先缝合营难十倍不止。
毕竟,重新组建营,可没有那么多军区老牌连队支撑,没有那么多老兵给你用。
从技术,到战士,到干部,再到装备,几乎都是重新开始。
别说组建一个新体系的营了,就是一个老牌营长,组建一个机械化时代常见的机步营,又有几人能做到?
一个新单位的成立,没有那么简单。
以前,为什么部队最怕被全歼?还不是因为带出同等规模,风格,的部队太难了,但凡编制留有十分之一的骨干。
部队就能在三个月内重新建立完毕,可从无到有,就会变得很难很难。
军中不是第一次搞示范营,但以前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。
那就是一年成军,两年成型,三年成功。
如今,京都军区的首长在大会上,大手一挥,两年带出一支全新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砺军 作品《军途: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》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回巅峰,甩不掉的跟屁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