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足足十几分钟,陈默才弹飞手里的烟头,扭头看向老满:“我不是让你筛选27和38,雷达部队还有防空单位的骨干嘛?”
“你怎么也跑过来了?”
“营长,你让我下手轻点,就这点名单还整不出来啊。”满学习自信的摊了摊手:“当时报名的时候,我就盯着后台整理了。”
“我也没挑多,就找出来四五十个,加上响箭的汪建斌,一共也就五十个人。”
“五十个??!!”
陈默听到这个数量,连他都被噎了一下,好半天说不出话。
特么的,这两个都是机械化第二阶段转型才出现的单位,总共才多少人的编制啊。
开口要五十,陈默自认他都没这个魄力。
不过要就要吧,开口多一点,总要给人家那边讨价还价的余地。
“营长,那些都是小问题,刚才老班长提的事你有办法解决没?”
满学习一副忧虑的模样,问题这种事情,没有提出来,很多人都不会想到。
可一旦提起来,那就像悬在头顶的利刃似的,时刻让人感觉到不安。
“这个让我认真想想吧。”
陈默摆了摆手,起身朝着宿舍走去。
看这情况,老满也没有再跟,就像王松合评价的一样,陈默这个人做事目的性太强,很多时候,连他自己都没察觉。
就会不知不觉的将自己套在里面。
老炮说的这个问题,如果想不到解决的办法,恐怕整个晚上都不会睡着了。
其实,陈默曾考虑过类似的情况。
以前蓝军营临时拼凑数个连队,没有出问题,那是有原来的干部带队,加上有集体二等功吸引着。
通常不会有大问题。
但这次建营不行,成建制的单位没有了,包括学员都是很多老兵组成。
这些人,有的是被单位挑出来,有的干脆就是被示范营以半争取半抢的形式给弄过来。
连上面很多人,从心底里都不看好所谓的信息化营,那下面的战士,还能指望有多高的觉悟?
打个比方。
临时凑的人,虽说都是老兵,有经验,懂纪律,不需要怎么引导。
但谁能保证这些骨干,在离开原单位后,会不会原本打算留队的,突然觉得新单位没意思,不再签留队,而是选择退伍回乡?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砺军 作品《军途: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》第二百五十四章 肩负重责,才敢闯险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