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的权贵。
只要教好小皇帝,保障天下没有战事、没有大乱,他便可以舒舒服服坐在首辅位置上。
沈念之言,完全说到了他的心坎上。
此时,小万历是有些懵懂的。
他看向张居正,问道:“元辅,您如何想?”
张居正大步出列,道:“臣以为,百家议政,可行,一切后果,朝廷完全有能力承担,若到时一些邪端异说仍不能归于山野,臣建议先礼后兵!”
在张居正眼里,反新政,就是反朝廷。
若靠言论、靠民心所选,仍不能让一些邪说销声匿迹,他便动用大明律。
“众卿可有异议?”
“臣附议!”吕调阳与张四维同时拱手道。
“臣附议!”一众官员也都纷纷拱手。
他们被沈念彻底说服了。
若能成功,此事必将入史且成为一方美谈之事;若出现变故,还有首辅张居正担着呢!
“好,此事由内阁敲定细节吧,朕建议将百家议政之事定到重阳节,站得高,才能看得远嘛!”
“臣遵命!”张居正拱手道。
这一刻。
沈一贯看向沈念的背影,心中道:他他是想入阁啊!
其他日讲官看向沈念,眼里是满满的倾佩。
自沈念成为日讲官后,表现越来越优秀,少则十年,多则二十年,必为当朝首辅。
他的光芒,根本无人能够挡得住。
八月初四,清晨。
内阁拟定重阳百家议政诏,呈递禁中。
大概内容是:因生员哭庙,恳请解禁私人书院,恳请生员言政。朝廷公议后,认为天下抨击朝政之风大多源于民间书院,不得不惩,然亦有策略有助于朝廷者。故而欲在重阳日于京师端门前举行百家议政。所有民间书院的山长讲师、儒士名流,皆可挟一家之言,入京议政。此次议政,无所禁忌,所有话语文章皆不经删减,编撰成书,供天下人阅览,意在去伪存真,寻兴隆盛世之策,议政之后,将会对一些合乎标准的民间书院进行解禁
其中还有一些细节规定,比如:朝廷会亲自邀请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名士入京;难以立论言政者劝返;徒为私利心中无国无民者劝返;无马车费用者可持议政文书寻当地州府帮助等等。
总之,参加百家议政者,大多是创建有个人学说且拥有诸多信徒的名士大儒,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