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武清伯的家人若仍贪墨民脂民膏,屡教不改,那武清伯想从牢内出来,就没有那么简单。
武清伯要想出狱,即使不散尽家财,也要散一大半家财,赢得民间口碑。
这是沈念所认可的价值最大化的体现。
这一刻。
官员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。
小万历站起身,突然向沈念行了一个师生之礼,然后道:“沈卿,朕受教了!”
随即,小万历看向内阁次辅吕调阳。
吕调阳立即会意。
“陛下,此文书由内阁来拟,此次,陛下与圣母太后为国法而不徇私情,实乃大明之幸,天下百姓、边关将士,必然会对朝廷更加忠诚!”
吕调阳所言,乃是文华殿开门之后的话语。
判处武清伯极刑,自然要率先体现李太后与小万历的大义,使得天下人钦佩,使得皇亲国戚们忌惮。
至于“大赦天下”之事,当下的大家自然是闭口不言。
在吕调阳定下调子后,此次闭门会议就算是结束了。
小万历连忙奔向偏殿。
他若不速速将此“转折”告知李太后,李太后极有可能会想不开。
与此同时。
三大阁臣、三法司主官、申时行、王锡爵、戚继光、曹威、沈念等人也走出了文华殿。
所有人都非常喜欢这个结局。
虽是大冬天,但众人的后背全都被汗水浸湿。
戚继光看向沈念,眼神里满是钦佩,他终于可以给手下士兵一个满意的交待了。
此刻的他特想立即回边境。
长城外的蒙古人乖得像冬眠的刺猬,而朝堂里全是刀光剑影,直刺人心。
腊月初二,近午时。
朝廷宣布了对武清伯处以极刑的布告,绸布商邵方与其同罪。
全朝皆惊!
然而在吕调阳率先呈递奏疏,赞颂李太后与小万历大公无私后,官员们纷纷上奏,赞颂小万历与李太后。
此乃增强皇权、维护统治、聚拢民心的最佳时机。
紧接着,武清伯便入了诏狱。
诏狱归小万历直管。
他自然不会让其外祖父受委屈,除行动受限外,武清伯的日子过得不会太差。
接下来。
他何时能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