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就是与朝廷对着干,就是与自己的仕途过不去。
“今日常朝就到这里吧,临近年关,各个衙门较为清闲,朕希望诸位都认真想一想,即使是群策群议想出的,朕也有厚赏!”小万历说道。
“臣遵命!”群臣拱手。
片刻后。
常朝散去,官员们各回衙门,开始思索策略。
特例擢升的机会摆在每个人面前,接下来就看谁能抓住这个机会了。
入夜。
吕调阳宅邸,书房内。
正在翰林院任庶吉士的吕兴周被吕调阳叫回了家。
“明年初,至少有三百名新科进士会被外放为县官,你明日拟个文书,向申学士申请外放,且要求去未进行过丈田的偏远之地担任县官!”
“啊?爹,孩儿是庶吉士啊!即使结业后不能留馆,也能前往六部任职,完全不用离京啊!”
吕调阳微微撇嘴。
“庶吉士结业后,你留在京中有何用?在翰林院抄抄写写?你若能像沈子珩那样,有担当日讲官的潜力,有为朝廷出谋划策的潜力,有直言上谏、敢于为了真理而得罪任何官员的潜力,爹定然愿意让你在京师呆着!”
“当下的你,无一丝成为宰辅的潜力,最宜前往穷苦之地锻炼一番!”
“可是可是孩儿若被外放到偏远之地,以后会不会就难有回京的机会了?”
依照往常惯例,被派往偏远县乡任职的进士,都没有什么前景,若无大功,大概率十余年都会在偏远之地任职。
但这次却不一样。
全国丈田对所有新科进士而言都是一个难得的契机。
只要有能耐,擢升的速度甚至不亚于留馆。
吕调阳见吕兴周面带犹豫之色,缓了缓道:“儿啊,当下的一众庶吉士,冯梦祯、汤显祖等人锋芒太盛,根本没有你表现的机会,你也不如他们,你留在京师,很难有发光发热的机会,不如外放历练,没准儿历练归来,脱胎换骨,也能拥有入阁的可能!”
“另外,你如此申请,也能让朝堂百官看到我们父子一直都在响应朝廷的决策!”
“是,父亲,孩儿愿意外放!”吕兴周面色认真地说道。
往昔,也有部堂官令子外放。
其目的是为了镀金,积累资历,以便更好地擢升。
而吕调阳是让吕兴周前往县乡与兼并者肉搏。若成,受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