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,不过认识几天,她从心底里也格外信任谢大娘子。
看着谢大娘子,总会让她想起族中的姐妹,她离开家那么多年,早就适应了嫁人的日子,最近却总被大娘子勾出一些乡愁。
她执意嫁给曹裕的时候,父亲就说过,从此之后不会让她再进家门,她也早绝了回家的心思,与谢娘子相处,她时不时地就觉得莫名亲切,好似多了个亲人一般。
可能因为谢娘子爱吃的东西、一些习惯与她很是相似。
于妈妈还帮她带囡囡,要不是待的自在,她如何能在谢大娘子那里住许多日?
于妈妈跟她讲谢大娘子在大名府的经历时,她心里一酸都掉了眼泪。
一个女眷,能到这一步有多不容易?
周兰绮说着话,顺便拿起了身边的针线笸箩,开始做起针线来。
曹裕道:“你这是,要做什么?”
周兰绮道:“给大娘子做个手笼,冬日里她在汴京用得着。这几日,谢大娘子给囡囡买了两套衣服,我没什么能还回去的,也就针线还看得过去。”
周兰绮欢欢喜喜地缝起来,曹裕也不再多想,开始琢磨起来,这次要带多少人前去。
不知晓曹裕底细的人,大约以为他不过得了一些村民的信任,带着他们在海上谋生,其实,曹裕在附近村中的名望也很高。
他靠着私运货物赚来银钱,帮了许多人,而且这些人轮流跟着他出海,正因为这样,才一直没有被衙门抓住。
他做的事,与谢玉琰在南城码头做的事有些相似,只不过没有谢玉琰想的那般周全,如果他被迫去海上,几个村中的人,都愿意与他一同离开。
当然,前提是他们找到能落脚的地方。
在妖教没有被查之前,曹裕就听说,妖教的人正算计着在琉球落脚,他们也确然付之行动,与琉球人争斗过几次。
那琉球岛有不少田地,是一个能长期落脚的地方,曹裕还因此学了当地的语言,能见到与琉球人交流。
他从大梁低价给琉球人带东西,在岛上有一处自己的院子。
如果这次他们走投无路,被迫离开大梁,肯定要先去澎湖,再往琉球,然后想方设法渡去吕宋。
谢大娘子带给他一个新的选择,好处在于,他们不用舍弃任何人。
就凭这个,值得他准备全力一试。想到这里,曹裕起身去寻几个村中人商议,他留在这里帮谢大娘子,他们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