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想在封侯大典之上,借悬赏杨正山之事,治恭王和诚王的罪。
恭王向趁着封侯大典的机会举兵冲击宫禁。
这些诚王早就一清二楚,并且提前向承平帝禀报。
而承平帝最喜欢恭顺的人,这件事算是击中了承平帝的软肋,让承平帝对诚王更加满意。
因此诚王成为了最后的赢家。
三道圣旨宣布,满朝文武都明白皇子之争彻底结束了,不过这不代表此事就结束了。
随后几天,朝堂上文武百官多有贬谪和治罪。
武信侯论罪当斩,夺爵抄家。
昌国公降为二等国公,世子孙继宗教子不严,剥夺世子之位,昌国公府嫡次子孙继业授封为世子。
宣平侯张敖因纵容敢勇营将士从宣平门入城,罢免果勇营提督之职。
不过张敖是诚王的人,现在虽然被免职了,但所有人都明白张敖的前途一片光明。
敢勇营的一众武官或被罢免或被免职。
除此之外,朝堂上还有二十余位文武大臣受到牵连,被贬谪出京。
不过这些都跟杨正山没有关系,杨正山唯一关注的就是靖远侯苏乾的处罚。
可惜这次靖远侯苏乾牵扯不深,对于他的处罚也仅仅只是罚俸。
当然,现在的苏乾也不过只是一个闲散侯爷,靖远侯府的衰落已经是无法改变了。
相比之下,杨正山这位靖安侯却成了京都的新贵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不知未名 作品《家族崛起:从当爷爷开始》第四百零六章士为知己者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