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后并没有停止扩张,转而就向着福海省扩张。
他的扩张计划很好,没有在云桂扩张,因为云桂周边的敌人太多了,云桂南边是南疆镇,西边是巴蜀,若是向着这两个方向扩张,很可能会引来巴蜀叛军和南疆镇的进攻。
而向福海省扩张就不一样了,福海省东边和南边都是大海,只需要防备西边的南疆镇即可。
同时他也没有向着京都的方向扩张,想把京都这块硬骨头交给大梁王,也是为了避免提前与大梁王交战,让大荣朝堂捡便宜。
建兴六年,即神木十九年。
大荣的局势越发的混乱,而大荣朝堂也越发显得无力。
面对越来越强势的大梁王,肃州镇和陇北镇的军队不得不退兵。
这三年,两镇边军在陇原三省围剿流寇,可谓是连战连捷,然而他们并没有阻止陇原三省的局势恶化,反而助推了大梁王的崛起。
正是因为两镇边军肆无忌惮的围剿,才使得百姓无法安定。
匪过如梳,兵过如篦。
陇原三省的流寇越来越多,就是肃州镇和陇北镇的功劳。
流寇进入山河省,也是他们的功劳。
现在流寇们纷纷投靠了大梁王,还是他们的功劳。
他们抢的比流寇还很,流寇之中还有讲道义的绿林好汉,可两镇官兵却只有两个字,杀和抢。
杀流寇,抢粮草。
至于杀的是普通百姓还是真正的流寇,这并不重要。抢的是谁的粮草,这同样不重要。
所以说陇原三省变成如今这般摸样,肃州镇和陇北镇居功甚伟。
而面对越来越强势大梁王,周兰也不得不收缩防线,巩固自己占据的地盘。
她没有继续攻占地盘,不是她不想,而是她做不到。
还是那个问题,她没有粮草。
自杨承业从神木岛回归之后,就减少了给周兰的粮草供应。
杨承业需要积蓄粮草等待何时的时机起兵,不可能继续没有节制的支持周兰。
而且杨承业还在等着大梁王做大,等着大梁王攻破京都,所以他要遏制周兰的进攻。
杨正山没有去见周兰,杨承业也没有跟周兰明说,现在周兰还蒙在鼓里,只以为重山镇的粮草也不足。
其实不只是周兰,目前真正知道杨家计划的人并不多。
如宋大山、杨承泽、杨承旭等人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不知未名 作品《家族崛起:从当爷爷开始》第六百六十六章大梁皇朝,天武皇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