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,不如将有限的小楼算力与研究力,倾斜于目前已经有成果的超凡药物与灵石,再一步的加快目前有大收获的项目。
这里的科研人员,也都是材料学和电力学的大拿,完全也可以投入‘z1’与‘小楼’的再优化项目。
这些都是能见到成果的。
并且,之所以会这么‘抽象’的专项发展。
这也是现在现实的主旋律,是讲究‘有效率、出效率’。
又在主旋律的主题下,超导的项目,其实已经到了快要掐掉的边缘。
当然。
正常来说,这是不可能掐的,也不可能有主旋律这个词。
因为不符合科技研究计划与常规发展的逻辑性。
但更大的问题是,数据中心内基本是张逢‘一言堂’。
张逢就是完完全全的大家长作风。
曾经的张逢有意思想掐(想从冒险世界内搞)。
那么一些计划与主题,自然是要相对偏转方向,倾斜的资源也会减少。
以至于此刻。
很多人哪怕不说话,但心里也在猜测,超导项目,怕是今天就要‘大节流’了。
很可能最后只剩下专攻超导的科研人员们,用一些‘项目大巨头’吃剩下的‘碎末资源’来继续研究。
‘我估计会被分到电力部’一位参与超导研究的人员,已经开始想后续了。
‘我媳妇估计要去材料科室那边’还有一位研究员往左边看了看。
他媳妇是超导材料测试组的小组长,他则是超导理论组的小组长。
并且有意思的是,他们不是通过超导项目认识,而是从小到大的青梅竹马。
两人一起上的初中、高中、大学,考研,读博,然后又一起进的数据中心。
他们现在的年龄都是46,并且分别做到了各自小组长的职位。
家里有个孩子,现在也是大学里的风云人物,以21岁的年纪,已经发表了一篇省级的电力材料学论文。
基地内很多同事,都笑称他们是‘一家三杰’。
到时候一家子人,要全部都进数据中心做研究,那更是厉害了。
那就真的是在数据中心里,做到了像是回到家一样的‘一家三口团聚’。
标标准准的‘科研家庭’。
与此同时。
在所有人猜测的时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