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一样的石刻。
然后把‘正在行刑的自己’身影驱散,又将大盗扔进了石洞内。
下一秒,真就是光怪陆离的梦。
大盗发现‘张逢’不见以后,对此不曾在意,反而觉得很正常。
同时,他又看向了手里的玉石,再看了看雕刻。
‘此物是什么?’
大盗完全不懂,包括梦境世界也没有丝毫变动,也没有任何多余的碎片思想出现。
张逢看到这一幕以后,说实在的,没有什么失望,反而是忽然产生了一种‘悲哀’的感觉。
一位上古修士,一位已经摸到因果边缘,且可能是打造五行规则体的天才。
一位在修行感悟上,不亚于岭山大仙等人的天才。
现在,他的魂虽然还是以往的魂,但这一世只是一位恶果累累,修为低下的江湖客。
如果他一开始要是知道自己后世是这样。
他会不会选择转生?
想到此处,张逢别的不知道,但也知道他算不了这么远。
甚至在万年前,他转生的下一世,都可能经历了胎中之谜,才使得他后来的几世随波逐流。
大盗的‘答案与宝藏’。
也正是这个‘胎中之谜’的看山还是山。
是一种境界上的感悟。
当自己认出大盗是一位不亚于‘座上客’等人的天才时,其实已经得到了答案内的宝藏。
往后数日。
大盗依旧如往,甚至当日醒来后,就忘掉了那个恐怖的噩梦。
并且在往后几晚,他依旧半睡半醒之间,准备随时跑路。
因为在他看来,张逢已经两个多月没吃东西了。
张逢也依旧坐在车头,也用神识扫了一眼大盗。
他现在的善恶值已经到了双0的地步。
但心性却没有任何变化。
这也让张逢得到了一些关于心性的答案。
那就是人的做事和心性,好像并无关系。
不过,心性要是好,那可能做的善事就多,继而善值就高。
而不是说,他所做的善事多,继而心性好。
也对应了那一句,‘君子论迹不论心’。
人本就是混沌的。
张逢略有感悟,也适当调整了一些符箓结构。
元神本就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