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场战斗没有怒吼,没有惨叫,只有电子蜂鸣、数据流撕裂空气的尖啸,以及金属在代码驱动下不断进化的冰冷嗡鸣。它们不像军队,更像一场自我迭代的电子瘟疫,用绝对的计算力碾压一切抵抗。
很快,军团一方就丢掉了一个恒星系。
这是它们刚刚完成机械化的一个恒星系,像这种恒星系,哪怕是军团,也只有三个。
谁都没有想到,对方来的这么快。
或者说,对方能够瞬间出兵的几率,本来就不足14.1%。
经过上万台星球超算的演算,立刻计算出了一种可能。
那个病毒机械文明之中,绝对有一个类似于虫巢意志的存在。
杜招娣也没有惊慌,她现在的状态很特殊,整个人似乎融入了一种机械生态之中,小到矿石采集、提炼、零件生产,大到飞船星舰的打造,一览无遗。
而她的双眼右上角,正悬浮着一个倒计时,7个星球日。
换而言之,如果什么都不做,7个星球日,自家阵营的10亿机械大军,就会全军覆没。
是正经的在大军团级文明战争中,被人一点一点啃掉。
不过这也在杜招娣的预料之中。
项目设计做的再好,不实际检验一番,出问题也是必然的。
她正在进行机械生产的流程优化——
前线战斗数据通过量子通讯网络实时回传,ai立即调整生产线参数,淘汰低效设计,迭代更致命的武器变种。
场后方不再是单一巨型兵工厂,而是无数小型制造舱(纳米锻造舱、轨道组装站、病毒式复制巢)散布在陨石带、废弃战舰残骸甚至敌方占领区,就地取材,快速扩张。
战损机械的残骸被纳米分解者吞噬,金属、能量、数据全部回收,重新注入生产线,形成零浪费的战争循环。
而现在前线战场中,体现是很直观的。
武器变的更先进了,几乎每一口都自带‘虚拟防火墙’功能,这对于妨碍敌人的转化,具有明显的延迟作用。
援兵来的更快了,在几百个天文单位的战场范围之中,一个机械军团往往刚被打空,就有援军迅速填上,原本一退再退的防线上,居然出现了一个以光年为单位的弹性收缩。
战狂机械体更成熟了,不再动不动就宕机,虽然无法进行‘科技’合作,但已经能够进行数万规模的战术斩首,目标直指游荡在场上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