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板:“这个点子不错!我让王博士算算,国内的储氢罐能不能也这么改,说不定能申请个实用新型专利。”
张经理这时推门进来,手里挥着一份传真:“周董,欧洲合资工厂的合同细节敲定了!他们同意技术团队两年轮换,核心专利只授权不转让,还答应承担70%的厂房改造费!”
周阳接过传真,逐页翻看:“德国人的效率倒是高。张经理,派谁去当厂长?得懂技术,还得会外语。”
周子轩推荐:“李工怎么样?他不仅氢基技术熟,德语还流利,上次去德国考察,跟对方工程师聊得特别投机。”
囡囡补充:“李工还懂点管理,去年带的团队拿了厂里的创新奖。就是他爱人在研发部,能不能申请夫妻同去?”
周阳笑道:“可以特批。让人事部办手续,下个月就让他们动身。对了,合资工厂的名字想好了吗?得体现中德合作。”
张经理提议:“叫‘中欧绿钢联合工厂’怎么样?既点明了地域,又突出了绿色理念。”
三人都点头同意,周子轩在合同上圈出“厂名”一栏:“就这么定了,让法务部加进去。”
下午,研发部的王博士冲进会议室,手里举着一块银白色的薄片:“周董,周总,囡囡姐,我们的柔性智能钢材做出来了!能像布一样折叠,还能导电!”
囡囡接过薄片,试着折了几下:“真软!传感器还能工作吗?”
王博士打开检测仪:“你看,折叠1000次,电阻变化不到1%。中科院的专家说,这材料能做可穿戴设备,还能贴在管道上监测腐蚀。”
周阳摸着薄片:“成本怎么样?能批量生产吗?”
王博士答道:“现在成本有点高,每平米800块,量产后能降到300块。我们想先给石油管道局送样品,他们的弯管处一直缺合适的监测设备。”
周子轩立刻道:“我让张经理联系石油管道局,下周就安排测试。这个技术要是成了,又是一个新市场。”
正说着,尼日利亚的赵工打来视频电话,背景是新建的光伏电站:“周总,周董,我们的光伏制氢效率又提高了5%!阿明改了电解槽的电极,用的就是咱们的氢基钢材,特别耐用。”
阿明凑到镜头前:“周董,我们还做了个小系统,把多余的氢气通到蔬菜大棚里,黄瓜长得比以前快20%!”
周阳乐了:“这小子真会想办法!阿明,把这个技术写成报告,我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冰封阁 作品《四合院:猎人开局,枪指贾张氏!》第1033章 工人培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