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揽港商。领导参观时虎门镇长介绍说就是唱歌跳舞的地方,领导也没说什么。
虎门镇、长安镇、石碣镇、大朗镇、厚街镇、塘厦镇
三天时间,李雷和韩梅不辞辛苦地带着叶东升一行人逛了七八个镇,依旧保持着充足的热情。
回到招待所中,叶东升、小富、王建军三人聚集在一起。
“升哥,这边的情况好像和京海不太一样哎!”
“是不太一样!”
叶东升也是不由揉了揉脑门,这和他预计的出了些偏差。
本来以为莞城也是像相邻的京海一样,有个什么工业区,然后工厂聚集在某些区域,毕竟全国大部分城市都是参考的特区发展模式。
结果莞城这边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!
为什么他这几天不在莞城市区内,而是到各个镇逛游?
那是因为莞城这地方真的是另辟蹊径!
羊城是粤东首府,京海是特区,资金、人才、设备都顺理成章地流向了二市。
夹在羊城和京海中间的莞城,基础设施条件差,没有政策和资金扶持,所以他们只能兵行险招,将外资审查的资格下放到30多个村镇。
这么一来,充分调动了各个镇子吸引外资的积极性。比如石碣镇,采用人海战术,从镇到村,从村民小组到个人,全部鼓励去招商,只要能招来外企开厂,就奖励3个月厂房房租。
此时镇上工厂的面积从几百到几千不等,每平方米的月租金是10元,因此光是奖励就至少有上万块,对村民来说只要能拉来一个,那就真的暴富了!
所以各个镇子乃至村民都是想尽办法拉外资,仅长安镇就有两百多家工厂,而莞城有大大小小三十多个镇再加主城。
同时莞城政府还把外商投资工厂进行了分类和聚集,比如做毛衣在大朗,做家具的在虎门,做鞋子在厚街形成了集群效应。
就是靠着这些,莞城如今的工厂数量硬生生干到了4000家!
这让叶东升都不得不给莞城的领导班子点个赞,真是敢想又敢干,怪不得未来能够超过珠城和汕头这两个经济特区,仅次于羊城、京海,常年与佛城相爱相杀,争夺粤东老三的位置。
不过这却给叶东升带来了一个难题。
他在京海可以只开两家店,因为京海的工厂基本都集中在特区内,本身特区的范围并不算大。快递员围绕着两家店进行配送完全行得通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酸辣胡辣汤 作品《港岛枭雄:从送东风快递开始》第102章 热情的莞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