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武曌这个名字,李清照脱口而出:
“大周女皇陛下?”
武媚娘点了点头,又摇了摇头:
“若是按照正常的发展来说,我或许会成为女皇,但如今来到神仙处,我打算换一种活法,走修仙之路,李唐王朝,就让他们自己折腾去吧。”
费尽心机坐到那个位置上,最终也不过是众叛亲离,还不如跟着帅帅的仙长修仙呢。
李清照不合时宜的打了个酒嗝,觉得自己宿醉非但没醒,反而醉得更深了,居然见到了传说中的女皇陛下,回家要写首词,将这个过程记录下来
这位才女正构思用哪首曲子填词时,武媚娘问道:
“如今你们那里是哪一年?”
“启禀陛下,是元符二年五月。”
武媚娘拿出手机,搜索起了元符二年,顺便又看起了宋哲宗赵煦的资料:
“这是赵煦病逝的前一年,他是元符三年正月病逝,距离死亡还有八个月照儿妹妹,你觉得赵煦此人如何?他再有八个月就会病逝,你觉得当不当救?”
赵煦算是北宋皇帝中,比较励精图治的了,他登基之初太皇太后高氏把持朝政,直到八年的公元1093年才开始亲政。
从亲政到1100年去世,赵煦一改先皇的忍让和退步,在短短七年时间发动三场针对西夏的战斗,迫使西夏臣服,同时还发动河湟之战,收复青海等吐蕃占领区,将大宋的领土面积进一步扩大。
这期间,大宋官军一改往日之萎靡,大败西夏和吐蕃,表现神勇。
可惜赵煦在位的时间太短,不到二十四岁便撒手人寰,成了英年早逝的代表人物。
而他的早逝,也让向太后掌握大权,然后扶持自己养大的端王赵佶上位,宰相章惇再三阻挠,还说出了那句著名的端王轻佻,不可君天下的断言。
可惜向太后不听,执意扶赵佶上位,然后这位端王就创造了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尤为显眼、史学家圆都没法圆的——靖康之耻。
嗯,赵佶就是号称皇帝之耻的宋徽宗。
站在后世的角度来说,栓条狗都比徽宗强,但武媚娘觉得还是让同时代的人发言比较好,要不要给赵煦续命,得听听李清照的意见。
但李清照此时已经完全懵了,她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,平日里不是喝酒就是游玩,现在突然要决定一个王朝的延续,饶是第一才女,也被整得语无伦次: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馋嘴小猫咪 作品《继承道观,开局武媚娘来上香》第119章 瞎子:切磋而已,你报什么警啊?【求月票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