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今随从们正在渡河,过了黄河,距离长安只剩下七八百里,胜利在望!”
他们这一路虽然也休整过,但大部分时间都在策马狂奔,马累了就换马接着跑,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转。
紧赶慢赶这么多天,总算见到了曙光。
吃过早饭,陈汤给充电宝充上电,就急吼吼的洗澡去了,周易坐在电脑前,开始查看修桥的资料。
古代修的一般都是木桥或者单拱石桥,修的方式也很原始,比如石桥,大多都是封个拱形土堆,在土堆上一层层砌石板,完事儿后再把土堆掏空,接着将河流改道,桥就这么修好了。
南宋时期那座著名的灭渡桥就是这么修的,到现在还能使用。
龙首渠比较窄,单拱石桥就够用了。
相对来说,周易更关心渭河上的桥梁,不管东渭桥还是西渭桥,在历史上好像都留下过拥堵的记载。
尤其是东渭桥,更是留下了百年拥堵的美誉。
东渭桥承接着中原粮食的粮道,不管白天还是晚上,不断有车子经过,连朝臣都吐槽这座桥难走。
周易觉得,要是有可能的话,还是在渭河上再修一座桥,才能真正解决长安的交通问题,方便百姓。
但这种长度超过五百米的大桥,并不是那么好修建的,历史上的大唐,提前几年准备材料,又征召了三个县的百姓,这才趁着冬季渭河断流这个时机,修筑了具有军事、经济、政治、民生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东渭桥。
周易在网上找了一些古代造桥的资料打印出来,打算让公孙大娘交给唐朝的匠人,看能不能有所参考。
刚打印完毕,就看到西施推着自行车走了进来。
周易问道:
“汽油炉用着咋样?”
西施将自行车支在桃树下,一边摆弄单人帐篷一边说道:
“很好用,不用去捡拾木柴了,我已进入吴国境内,仙长有什么话要交代吗?”
“注意安全,如果夫差强留你,该劈就劈,不用跟他客气。”
虽然知道这位大美女只是表面柔弱,但周易还是想多交代两句,生怕她吃亏。
西施点点头:
“多谢仙长关心,我会照顾好自己的。”
这时候公孙大娘捧着一堆小零食从三清殿那边回来了,见到西施,赶紧把手中的零食塞给了她:
“西施姐姐你咋浑身脏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馋嘴小猫咪 作品《继承道观,开局武媚娘来上香》第220章 听说有异族乱匪,陈汤立马不困了!【求月票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