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丽的油绸伞上,伞面绘有云纹,伞骨雕琢精致,伞柄镶嵌玉石。
伞下之人便是贾琏。
贾琏撑伞走进了一所大宅院,这所大宅院就位于宁荣街附近,乃是尤氏、贾蓉的住处。
贾蓉闻报忙迎出来,挤出笑脸道:“二叔怎的冒雨来了?快请里面坐。”
贾琏一面朝里头走去,一面问贾蓉:“大嫂子呢?”
贾蓉道:“回她娘家探亲去了。”
原来,尤氏因过于苦闷忧愁,离开荣国府后并未回来,而是回娘家探亲去了。她娘家住在神京外城,距离宁荣街不算远的。
贾琏今日是心怀鬼胎而来,难免有些紧张,眼下听贾蓉说尤氏回娘家探亲去了,登时放松了一些。
贾琏进了屋内后,便让贾蓉摆酒,要与贾蓉一起吃酒。
于是,这对叔侄一起吃起了酒。
贾琏上座,贾蓉打横相陪,两个丫鬟在旁执壶。
酒过三巡,贾琏忽然对两个丫鬟摆手道:“你们且退下。”
两个丫鬟面面相觑,见贾蓉点头,方退了出去。
贾蓉疑惑地问道:“二叔有何事要单独与我说的?”
贾琏忽然倾身向前,压低声音道:“我听闻你与你父亲那些貌美的丫鬟甚至姨娘厮混上了?”
话因刚落,贾蓉手中酒杯一颤,酒液泼洒在了袍子上。
“二叔这话从何说起?”贾蓉强笑道,脸色却已泛白。
贾琏抿了口酒,笑道:“此事不知多少人已知晓了,连你婶子都听闻了,大嫂子多半也知晓了,所以今日早晨冒雨来咱们府上见老太太,急着求老太太给你说亲,估计是想以此让你安分些。”
贾蓉急问:“老太太可知晓了?”
贾琏道:“老太太多半还不知晓的,即便知晓了又如何?这是你们这一房的家事,老太太也不好管的,为着体面,只会帮着遮掩。”
见贾蓉神色稍缓,贾琏话锋一转,故意提到贾珍的妾室青莲,说曾见过青莲,夸说如何标致,如何言语温柔,令人可敬可爱,又说:“人人都说你婶子好,据我看,她连青莲都不及呢。”
贾蓉何等乖觉,眼珠一转便揣知其意,凑近贾琏,悄声道:“二叔既这般爱青莲,侄儿便给二叔牵红线,让她服侍二叔如何?”
贾琏听到这话儿,眼睛一亮,心头一喜,暗赞这侄儿懂事,也不假意推辞,忙笑道:“敢是好呢,只不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