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沈传恩的盛情相邀,姜念笑道:“我倒正想见识一番的。”
当即,两人移步至明月楼前的大灯棚。
只见灯棚下琳琅满目:有绢纱糊的美人灯,画的是西施浣纱;有竹骨扎的走兽灯,做的是麒麟送子;有精巧的楼阁灯,层层迭迭。最夺目的当属中间一盏鳌山灯,足有一丈多高,上缀许多小灯,照得四周亮如白昼。
当姜念赏灯的时候,四周围满的路人们则纷纷看着鱼照影,一些男子更是看得眼直,却又惧于权势,不敢近前——鱼照影的面纱实在轻薄,此时立在辉煌灯火下,更能分辨出她的绝色容貌。
林黛玉在旁瞧得真切,心中暗忖:“这商门女子好生轻佻,面纱薄如蝉翼,与不戴何异?莫不是故意引诱臭男人?若我也戴这般轻薄的面纱,路人或也爱瞧的”
想到此处,忽觉不妥,忙掐断了念头。
忽又想到了什么,林黛玉转头对身后的紫鹃悄声问道:“你可认得这位沈老爷是何人?”
紫鹃悄声回道:“适才听大娘说,这位沈老爷是扬州最大的盐商。姑娘为何问这个?”
林黛玉道:“我就随口问问罢了。”
她可是知道,姜念此番整顿盐政,这位沈老爷就是首当其冲要整治的人。
念及此,再看姜念与沈传恩谈笑风生地赏灯,她不禁暗笑:“这臭姐夫当真会做戏,心里盘算着收拾人家,面上倒显得亲热。”
正思量间,忽听沈传恩笑问姜念:“姜大人接下来欲往何处游玩?”
文载璋不待姜念开口,抢先道:“沈老爷,咱们大人要沿小秦淮河乘画舫去天宁禅寺上香,再沿北护城河去红桥赏景。”
“巧极!”沈传恩笑道,“寒舍就在保障湖南岸,画舫过了红桥便是。我正欲沿小秦淮河乘画舫回寒舍的,倒是与姜大人同路,不知可否与大人同行?一路上也好为大人解说风物。”
本来姜念只是有点怀疑沈传恩与文载璋暗中勾结,现在他见这两人一唱一和,心下更怀疑今晚这“巧遇”是沈传恩与文载璋联手做的局。
他面上不露分毫,只笑道:“如此也好。”
一行人离了明月楼,逶迤向小秦淮河行去。
街市上人流如织,叫卖声不绝于耳。
忽见一老翁扛着稻草把子走来,上头插满冰糖葫芦,那红艳艳的山楂裹着晶莹糖衣,在灯火映照下犹如玛瑙缀珠,煞是诱人。
沈传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