巡抚时,就曾多次向朝廷上疏要严查余孽,毕竟白莲私下传教结社太厉害了!”
朱由校眼神凌厉道:“那朕是不是能够理解成,朕不知晓的这些地方匪寇,其实有不少就是当初流窜的白莲余孽?”
“禀陛下,此事不好说,不能说全部都是,但至少有一小部分怕死流窜的白莲余孽。”袁可立沉吟刹那,讲出自己心中所想。
“好啊!真是太好了!!”
朱由校怒摔手中走出,语气冷冷道:“先前兵部的差究竟是怎么当的,积压这么多地方匪寇急报,朕竟然一无所知!!”
原本在朱由校的心中认为,大规模的流寇肆虐苗头,要等到天启七年才冒出来,但事实上并非是这样。
是。
席卷大明各地的流寇势力,的确是从天启七年才开始的,根源是西北诸省频生灾害,苛捐杂税严重,底层百姓彻底没了活路,被逼着造大明的反了,这期间涌现出一大批的起义势力。
最有名的莫过于高迎祥、王嘉胤、张献忠、李自成等一批造反派。
可是残酷的现实是在此之前,小规模的造反起义,甚至是匪寇流窜,一直在大明各地发生着。
让朱由校感到气愤的不是这些造反起义、匪寇流窜等现象,他气愤的是这些事情,他这个大明皇帝竟然毫不知情!
记忆里一点印象都没有。
由此可见在大明官场上下,这种欺上压下的现状是何等严重啊!!
“陛下,眼下的当务之急,是要尽快清剿这批匪寇,为首的那个赵逆,曾多次率部流窜至昌平州。”
袁可立作揖拜道:“天寿山就在昌平腹地,此乃我朝龙脉所在,万不能受到匪寇的惊扰啊!!”
天寿山,乃大明历代君王陵寝所在,乃大明重中之重的存在!!
朱由校难掩杀意道:“那驻守天寿山的诸陵卫,先前就没有向京传递急奏?”
“没有。”
袁可立言简意赅道。
只怕又要变天了啊。
保持沉默的张维贤,在听到这里时,只觉得眼前阵阵眩晕,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出现这么大的事情,驻守天寿山的监督太监,甚至是诸陵卫指挥使,居然没有一人向京传递急报。
这要是流窜的匪寇杀进天寿山,那
张维贤根本不敢想下去。
“来人啊!!召熊廷弼即刻进宫见朕!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