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法解决的,而卿家要做的,是落实以工代赈之策。”
以工代赈?
这下孙传庭生出新的疑惑,这个说法他还是首次听到。
“以工代赈,简单些来讲,就是靠劳作来换取口粮。”
朱由校瞧出孙传庭的不解,出言解释道:“赈灾公署是代表朝廷,在民间兴建起一批大工,将各地的流民聚在一起,干的多就能多得口粮,干的少就少得口粮。”
“陛下,这不就是徭役吗?”
孙传庭皱眉道。
“算是徭役的一种。”
朱由校点点头道:“不过这种徭役,是为了安稳住治下秩序,在赈灾安民的同时,改善地方的驰道、水利等各项设施。”
“那要是这样的话,朝廷可先在顺天府境内兴起。”
孙传庭眼前一亮道:“特别是通州至京城的运河,完全可借以工代赈拓宽,甚至是京城内外的城防营建,也能趁此机会进行完善。”
“这些就靠卿家来完善了。”
朱由校微微一笑道:“如何让赈灾公署运转起来,确保在北直隶治下各府县,都能行之有效的管控好,这都是卿家要考虑到的。”
“甚至必要的时候,卿家可以赈灾公署的名义,募集一批勇壮进行操练,如若出现骚乱的情况,赈灾公署可尽快镇压。”
讲到这里时,朱由校收敛笑意,眸中掠过冷厉的神色。
允许赈灾公署募兵?
孙传庭心下一惊,这等职权赋予的太大了吧!
只是孙传庭哪里知道,也就是他要接管赈灾公署,否则朱由校肯定不会下放这等职权。
一个卢象升。
一个孙传庭。
那都是能文能武的大明栋梁,既然他们的忠诚没有任何问题,关键是还具备极强的能力,朱由校没有任何理由压制他们。
按着朱由校所想,今后赈灾公署要扎根地方,从中枢到地方,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控体系,在赈灾安民,以工代赈的期间,还要募集一批勇壮编练成军,这样既能起到震慑作用,同时为他控制的强军补充兵源。
等到赈灾公署遍布大明北地诸省,能够切实履行好赈灾职责,那他就会取缔募兵编练成军的职权,毕竟到那个时候,孙传庭必然要到新的位置去发光发热。
“卿家,赈灾公署这摊子事,朕便交给卿家了。”
想到这里的朱由校,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