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军的粮饷供应,朕才只召来四卫营、勇卫营、勇士营紧急赶赴遵化,不然的话,朕必然会召更多的军队,这次平叛,说是平叛,其实是震慑,更是磨砺!”
“此前在三河、蓟州等地抄家所得,还有这次在遵化抄家所得,余下的那部分粮饷,足够支撑四卫营、勇卫营、勇士营前期平叛所需了,后续只要能将哗变跟民乱镇压下来,将鼓动这场闹剧的宵小之辈悉数逮捕,那他们名下的查抄所得,足够接上以上诸军的粮饷供应。”
一个人?
朱由检、朱聿键听到这里时,心底的震惊更甚了,究竟是怎样的人,能够抵得上千军万马啊。
这人到底是谁啊?
对于二人的惊疑,朱由校是能瞧出来的,不过他没打算告诉二人,他要等的人究竟是谁。
有道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,说实话,对于卢龙、迁安等地先后出现哗变民乱等事,朱由校根本就不慌张,因为他筹谋的底牌实在太多了。
甚至对于以上乱象,朱由校还是很希望见到的,尽管说这样一场闹剧出现,势必会让很多人受到波及,甚至是惨死,可是对于整个大明而言,特别是对他这位皇帝而言,朱由校需要这样一场动乱,在辽东那边的仗还没有打起来之前,先行磨砺出一批军队出来,更让一批人从幕后走上台前!
朱由校知道周遇吉他们有本事,这些已经在史料中有了证实,可他们的本事,他们的名气,在时下还没有彰显出现。
能力是一部分。
表现是一部分。
光有能力,却无法表现出来,那谁会真正看重你?
处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世道下,恰恰是因为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,所以才要努力学会适应这个世道,不然再有眼光,再有能力,也终究是会被世道所淘汰的!!
“希望这场平叛仗打下去,能将一些僵局给打破吧。”
在二人的注视下,朱由校却有几分感慨,“大明想要有所改变的前提,就是要实现文武分治,文官就管文官该管的事,武将就管武将该管的事,文贵武贱,文轻武重都是要不得的,唯有文武兼济,方是一朝统御天下的根本啊!”
这……
听到此言的朱由检,此刻却有些心惊,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自家皇兄,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。
文武兼济,说起来容易,可实施起来却太难了。
毕竟武将跟文官是有本质区别的,纵观问鼎神州的